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食古不化的人什么意思(食古不化的人怎么对付)

导语:食古不化的人

于公谨

几天前,朋友曾质疑我写的诗词,说我的古诗词不合平仄,不合唐宋声韵。我当时就反驳他,食古不化。

说实话,如果是指出我诗词里面的不足之处,或者是用词不当,或者是哪一个字用的不妥,或者是意境不够深远,我都很坦然接受,而且会是十分感谢。如果说是不合古诗词的平仄,或者说是不合唐宋声韵,我是不接受的。啊,对了,有一点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就是我的诗词格律不够严谨,我坦诚,这是我的错。

之所以说朋友是“食古不化”,主要有两点:

第一,关于平仄的。

很多人都说平仄,很多人讲究平仄,而且利用平仄来说着古诗词。他们利用了平仄,束缚住了现代人做古诗词,也造成了现代人做古诗词的难点,提高了古诗词的难度,而且,也是束缚住了他们自己的思想,因为由于一味地苦求平仄,到最后,古诗词毫无美感,同时绑住很多人作古诗词的兴趣;而勉强做出来的古诗词,很多地方都是差强人意。

我们之所以喜欢古诗词,是因为古诗词的优美、典雅、高贵,意境的奔放、恣肆、腾达,思想深处的感情激荡,激情四射,内容耐人寻味,可以说是回味无穷,越品又有味道。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首古诗词的精美,是意境,而不是语言的平仄。换句话说,古诗词重视的是意境,而平仄只能算是细枝末节;如果一味地强调着平仄,就会舍本求末,而古诗词也会变了味,失去本质。

第二,就是声韵。

唐代宋代到了今天,一个是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一个是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的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唐宋时期的很多字声调和语音都已经变化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我们做古诗词的时候,要求和唐宋时期的声韵一样,是我傻?还是朋友傻?还是古人傻?如果是唐宋时期的人听到了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他们会不会笑话我们一番?会不会也听从别人的建议,如果是他们应该怎么做?是找出书籍,翻看到前秦、夏商周时期的每一个字的读音,再开始创作?这就等于是给古诗词套上了枷锁,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古诗词的典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瑰宝,要想继续展示其光芒,就必须是继承其精华,抛弃其糟粕;而不是事先就固定着范围,然后告诉人们,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因为这不符合古人所说的话。

说句好听的话,就是朋友和一些老顽固没有多少区别。就像是明末清初两个齐名的书法家,一个是叫董其昌,而另外的一个,我就忘记了他的名字。之所以会忘记他的名字,是因为他这个人。有一篇文章里面曾经记叙这样的一件事情:董其昌的女婿,恰好是那个人的学生。有一次,那个人让他的学生问董其昌,董其昌写的字,那一笔是古人的?而这个学生告诉了董其昌,董其昌让他女婿问老师,这个老师所写的字,哪一个是自己的?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却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而现在,我们只是继承了古诗词,而不是想要发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味地苛责细枝末节,一味地求着古人的声韵,就有些变了味道。唐宋诗词,也是唐宋时期人发展创造的;而我们并不是需要发展创造,只是要继承而已,也只是一个简单的继承,怎么就从一些食古不化的人嘴里就变了味?

当然,古人的诗词是创造的,而我们是继承,就需要规则,而不是需要我们放弃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却不可能限制,让我们在古人的行动里面钻研,这就不对了,就是有些吹毛求疵了。

本文内容由小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