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小麦分蘖期用什么肥(小麦分蘖少怎么办)

导语:小麦分蘖少不用愁,农户巧用水和肥,一样能高产

每年小麦收获时,有农户说,别人一亩地都能达到一千一二,自己的每亩只有九百多斤。秋收之后,开始播种,看到小麦出苗后就放心地出去工作了,无论冬前麦苗长势怎么样,到了明年春天按照一贯的方法去管理。

其实想要提高小麦的产量还是有方法的,要分类进行管理。小麦年前分蘖,关系到亩穗数的多少,以及最终的产量。年前壮苗少的有4~5个分蘖,多一点的会达到7~8个分蘖,而有些地块的麦苗平均不到四个分蘖,这样的麦苗长势偏弱,成穗数量少,亩产量就会下降。但是只要有好的补救方法,增加有效分蘖,也能提升产量。

1、冬前浇水

小麦冬前浇一次水不仅能缓解干旱,防止冻害,它还能改善土壤的结构。有些地块土壤比较疏松,渗水很快,根系在里面不能很快吸收水分和养分,分蘖数少。

通过浇这次的越冬水,来压实土壤,让小麦根系周围的土壤得到改善,更好的吸收水肥。但是因播种晚,土壤黏重的地块,不适合浇越冬水。

如果土壤保水性差,比较干旱,浇水可以早一点,温度不是特别低时,还能继续生长。一定不能太晚了,土壤表层结冰对根系造成影响。这几天,像河南地区预报有雨,这对幼苗分蘖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加强返青后的管理

小麦在返青之后,继续长叶、分蘖,这个时候的水肥管理也要换换方法。按照壮苗、高产地块来说,返青水要适当的推迟,一般到拔节期再浇,能控制分蘖,不旺长。

但是对于弱苗来说,要抓好这个时期的管理,增加分蘖数,要浇返青水,重施返青肥,让小麦继续分蘖,提高成穗数。

在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就可以用小水浇灌。追肥时,要根据土壤前期施肥的情况来决定用量,如果底肥用量充足,越冬时也追肥了,这种情况就可以少用点,一般每亩用30~40斤的尿素。

分蘖穗的数量对产量高低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春后的长出的蘖,大多数不能成穗,但当冬前小麦分蘖少时,只要加强春季的管理,才能促使早春的分蘖成穗,保证产量。所以,管理时要先对麦苗进行分类,再进行水肥管理。分蘖少的地块,春后要早管理,促弱转壮。

本文内容由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