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城区仅有的一座山为什么这么出名呢(潍坊有个什么山)
导语:潍坊城区仅有的一座山为什么这么出名
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有一山丘,名曰浮烟山,又称符山、程符山等,南北长3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这样一个不高也不大的小山丘,为何扬名古今?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地理环境的优越。浮烟山下的平寿村,是汉代平寿县治所在,也是北海郡治所在,浮烟山是离郡、县最近的山,“近水楼台先得月”,近郡县之山先出名。浮烟山因此受到古人的重视,《魏书 地形志》记载,青州北海郡平寿县“有浮山”。到了隋代,浮烟山在都昌县版土内,《隋书 地理志》中说,北海郡都昌县“有箕山、阜山、白狼山”,阜山即浮山。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完成的一部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始称浮烟山。明清两代改称程符山,《清史稿 地理志》载,莱州府潍县西南有“程符山”,简称符山。如今,浮烟山是距潍坊市区最近的山,那里建有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有公园,有庙宇,草木葱茏,风景幽雅,是假日游览的好去处,出名更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是名人效应造成的。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浮烟山上虽无仙,却与许多名人有缘。第一位为浮烟山争得知名度的是公孙弘。公孙弘是汉代宰相,被封为平津侯,这位历史名人出生于今寿光,《史记》和《汉书》均有其传。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潍县“西南二十里有程符山,相传公孙弘贫时牧豕处。”《地名大辞典》亦如是说。至今浮烟山下还有公孙弘墓。第二位为浮烟山争得知名度的是慕容超。他是建都广固城(今青州城西北)的南燕国太子,据传曾在浮烟山下的麓台读书,因此,元代张起岩在《潍州八景》诗中的《麓台秋月》一首里写道:“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第三位为浮烟山争得知名度的是明代兵部尚书刘应节,他回乡后出资修建了麓台书院,又叫公孙弘书院,还聘请了不少名儒授课,他也亲自讲学,培训了许多人才,影响甚大。他死后,万历皇帝还追赠他为太子少保。第四位为浮烟山争得知名度的是清代学者韩梦周,这位深受郑板桥青睐的贫家子弟曾就读于麓台书院,辞官归故里后,又在书院讲学达27年之久,并在那里写下了《养蚕成法》等多种著作。由于历代都有名人与浮烟山结缘,名人的“名”也就与山融为一体了。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