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项羽不渡乌江的原因(项羽不渡原文及翻译)

导语:项羽不渡乌江?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诗各有观点,思想鸿沟有缘由

乌江亭,看似一个普通的亭子,然而文人墨客在这里的争论激烈如战场。

从古至今,世人对项羽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他被逼迫到乌江边,却无颜渡江回江东见父老乡亲,于是挥剑自刎的壮烈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时空中,留给后人去评述。

千古多少名人、文豪都对项羽是否应该渡过乌江各抒己见,其中这三人的个人观点不仅极具代表性,还极具戏剧性。

乌江亭

一、三大文豪跨时空互驳,乌江亭成唇枪舌战之场

将近1200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前往池州任刺史的途中,经过乌江亭,感念项羽的史迹,于是挥笔题就了一首《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观点十分明确,就是他不赞同项羽自刎的抉择,认为项羽应该回江东,伺机再集结力量,便可东山再起。

过了200多年,北宋大文豪王安石在回京途中经过乌江亭,看到杜牧的诗,心中不敢苟同,于是写了一首诗与他辩驳,这就是《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这首诗很明显是与杜牧的诗针锋相对。王安石认为项羽大势已去,即使回江东,也没人愿意追随他了。

又过了几十年,“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跟随丈夫南迁,途经乌江亭。她此刻心中思绪纷乱,又触景生情,于是一首让“须眉”都为之汗颜的霸气诗脱口而出,这就是《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李清照没有再针对项羽回江东后是否有机会东山再起而讨论,而是直接高度称颂了项羽这种“宁可战死,不可苟活”的豪迈气概,也是间接认同了项羽不渡乌江的事实。

杜牧

二、三大文豪各怀心事,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大不相同

当年,杜牧写《题乌江亭》时已年近不惑。此前,他被贬到黄州当刺史已经有三年了,随后被调任池州。官场上的浮沉让他对人生的逆境有了更强的抵抗力,心态也更淡然,深深懂得“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的道理。因此,他在乌江亭前,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便对项羽这种“鱼死网破”的决绝做法提出了反对。

而王安石在题《乌江亭》时,正值年轻气盛时期。此时,朝廷连连提拔他,虽然王安石很识时务且谦逊地拒绝了朝廷破格提拔他的好意,但他此时内心必定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对他来说,失败就是失败,“不成功便成仁”,哪里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李清照题《夏日绝句》时的情感比较微妙。首先,是面对北宋灭亡,作为十分爱国的她,对朝廷那些胆小怕死的官员十分厌恶;其次,是李清照被迫舍弃原来的家而南迁,漂泊流离之感让她将希望寄托在那些有英雄气概的救世主身上;再次,就在此前,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镇守江宁城时,遭遇下属谋乱,赵明诚根本没抵抗,直接攀墙逃跑了,自己的丈夫都如此懦弱,这就更加加深了李清照内心对无能官府的痛恨。于是在乌江亭前,借项羽的史实,写下《夏日绝句》来抒发愤懑。

王安石

三、一件事、三首诗,各文豪间的思想鸿沟

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三人都是文学史上的巨人,他们诗中对项羽在乌江边自刎,不肯渡过乌江这一历史事件的观点,也分别代表了从古至今无数人争辩的几个典型态度。

杜牧、王安石争辩都是基于对项羽如果回江东是否还有机会东山再起的形势作了一个推测,并给出了各自判断的依据。杜牧、王安石是用理性分析项羽历史事件的两派别的典型代表。

而李清照却没有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作任何判断,也没说任何理由,纯粹是从个人情感上对项羽自刎所体现出来的豪迈气节进行了高度认同。可以说,李清照是对项羽这一历史事件感性认知的典型代表。

李清照

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这三个大文豪跨时空的争辩在思考角度、思想模式上都存在着巨大鸿沟,他们争辩的方式和过程也极具戏剧性,让我们后来者看得意趣盎然。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