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宽行密植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哪些(梨树株行距多少合适纺)
导语:梨树宽行密植标准化栽培技术
梨树宽行密植标准化栽培技术
宽行密植, 是果树省力化栽培的新模式之一。 梨树传统栽培模式,树形高大复杂,管理劳动强度大,封行后也不利于机械进入,生产成本高,效益差。 为此必须从规范化生产入手,充分利用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宽行密植标准化栽培,提高果农收益。
1 宽行密植建园
1.1 品种搭配
1.1.1 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 玉露香; 搭配品
种:红香酥、秋月梨、圆黄梨、早酥蜜等。
1.1.2 授粉树配置 授粉树占比在 15% 以上,与主栽品种配比为 1 ∶ 1~3 , 间隔 1~3 行定植,相互授粉; 配置比例较小时, 应采用梅花式定植。 新高、爱宕、黄金梨、新梨 7 号等品种,不能作为授粉品种。
1.2 建园密度 采用宽行密植和高光效小冠树形栽培模式的株行距宜 1~2.5 m×3.5~4.5 m 。
1.3 园地准备
1.3.1 土壤改良与耕翻起垄 春栽的园地宜上年秋末冬初整地;秋栽的园地宜夏季整地。 每亩撒施优质腐熟土肥 4 000~5 000 kg , 加微生物菌剂 60~80 kg 和过磷酸钙 70~80 kg 。 进行全园耕翻耙平,沿行向起垄,垄宽 100~120 cm ,垄高20~30 cm 。
1.3.2 挖定植坑 按确定的株行距沿行向定点
挖坑 , 深、宽度 40~50 cm ,熟土、生土分开堆放。
1.4 苗木准备与处理
1.4.1 苗木标准 依据 GB 15569 、 NY 475 和NY/T 2282 的规定,选择杜梨作基砧,要求品种纯正,苗高 1.5 m 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接口上方 10 cm 处的直径达到 1 cm 以上,具有 5 条以上 20~30 cm 长的侧根,苗龄为 2~3 年。
1.4.2 苗木预订 提前 1 年向具有资质的规范苗圃预订所需梨苗。 明确品种、砧木、苗木规格及苗木出圃时间等要求。
1.4.3 苗木沙藏 苗木运回后,应及时栽植;若待栽时间较长应对苗子进行假植,即选择背阴处挖深、宽 35 cm 左右的假植条坑,一层树苗埋一层湿沙土,将树苗根系全埋并浇少量的水渗实。
1.4.4 栽前修剪 剪齐粗度 0.3 cm 以上的挖断侧根;剪除嫁接口部位的残桩 , 解除嫁接口处塑料绑条;剪除树干上的所有细弱侧枝,注意预备留枝的带分枝的大苗除外。
1.4.5 浸泡处理 栽前应将苗木整株放入清水浸泡 12~24 小时, 再用生根剂或 70% 多菌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中快速处理根系,促愈、生根、灭菌。
1.5 栽植
1.5.1 时期 秋栽宜 10 月中下旬到 11 月上旬进行, 入冬前应采取根颈处堆培高约 30 cm 的土堆、树干涂白、套袋等保护措施。 春栽宜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
1.5.2 方法 栽植深度与苗木在圃内土印一致或略深 3 cm 左右。 先将树苗提放在定植坑中央扶正,纵横标齐,再在根系周围填表土与肥料混合物并轻轻提苗舒展根系,边填埋、边踏实。 后填底土,培土至根颈部位,扶正苗干,用脚踩实,做好树盘。
1.6 栽后管理
1.6.1 定干 定干高度 0.9~1.2 m ,剪口芽应留在迎风方向,抠除剪口芽下第 1~2 芽,涂抹封剪油或漆等保护。
1.6.2 灌水与覆膜 栽后及时灌饱水, 待水下渗后继续回填盖土至嫁接口露出地面 5~10cm , 然后沿行向通行覆盖透明地膜保墒增温,促进成活和生长。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2.1.1 深翻改土 秋季, 结合施基肥同时进行扩穴深翻改土,深、宽度约 50 cm ,下部回填秸秆、树叶等。
2.1.2 中耕除草 灌水或降雨后, 树盘及时中耕除草,深度 5~10 cm 。
2.1.3 生草栽培 采取行内清耕或覆盖, 行间种植绿肥或生草栽培。 如毛叶苕子、箭舌豌豆、黑麦草、紫云英、鼠茅草、三叶草或杂草等。当草长高 30 cm 左右时,刈割覆盖树盘。
2.1.4 树盘覆盖 春季或越冬前用麦糠、麦秸、玉米秸、稻草等覆盖于树盘上,厚度 15~20 cm ,其上零星压土防风防火, 连覆 2~3 年后翻入地下深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2 施肥
2.2.1 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 亩施有机肥 3 000~5 000 kg 或油渣 100~150 kg, 磷酸二铵 50~60 kg 。采用条状沟、放射状沟或撒施法施入, 将肥料与表土搅匀填埋沟中下部, 上覆底土。沟施深度 40~50 cm ,撒施深度 20~30 cm ,施肥后灌足水。
2.2.2 追肥
1 )时期、种类。 每年 3 次,萌芽前 10~15 天追施, 以氮肥为主; 花芽分化和果实迅速膨大期,以高钾复合肥为主;采果后以高氮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以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确定。采用浅沟施或点状穴施,深度 15~20 cm 。 追肥后及时灌水。 提倡配方施肥和肥水一体化施肥。
2 )根外追肥。每年根外追肥 4~5 次,结合病虫防治进行或单喷。 4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喷施尿素; 6 月中下旬后,以磷、钾、钙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为主。
2.3 水分管理
2.3.1 灌水 全年 4 个关键时期,即萌芽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 采用沟灌、畦灌、渗灌、滴灌或微喷灌等。果实接近成熟时应控制灌水,忌大水漫灌。
2.3.2 排水 低洼园地梨园要设置排水系统,雨季和大水漫灌时,积水要及时排出。
3 整形修剪
3.1 细长纺锤形树形结构 干高 60~70 cm ,树高 3~3.2 m ,中央领导干强壮直立,其上螺旋轮生分布 25~35 个小主枝或大中型枝组, 枝间距保持 15~20 cm ,主枝或大中型枝组角度小于或等于 90° ,与同部位中心干粗度比 3 ∶ 1 。
3.2 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
3.2.1 幼树期 1~3 年, 中干或领导干短截 , 其上和主枝、辅养枝延长头上的竞争枝、轮生枝和对生枝一律疏除, 保持单轴直线延伸。 从主干60~70 cm 处往上相距 15~20 cm 选留枝干比1 ∶ 2~3 的枝条缓放, 枝与枝螺旋上升插空排列,主枝以长放、疏除为主。 春季萌芽前后在领导干上应发枝部位刻芽促枝,分枝都不短截,疏除强旺竞争枝、 直径超过着生部位中干 1/2 的主枝,台剪以枝换枝。
3.2.2 初果期 4~5 年, 萌芽前后领导干继续刻芽补枝,其上发出的新枝,相距 15~20 cm 留1 枝,其余疏除。 中干延长头在其当年生枝次饱满芽处剪截, 当树高已超过 3 m 的长放缓势促花结果,以果控冠,顶端弯曲后回缩至较弱的发育枝处继续长放以控制树高。 对中心干侧生分枝,去除直径超过 2 cm 的大枝,竞争枝一律疏除,保持单轴延伸 , 成花后留够花芽剪截。
3.2.3 盛果期 成形后的细长纺锤形, 保留25~35 个均匀着生在中干上的主枝。 此时需疏除过大的辅养枝,回缩主枝上着生的较大枝组,更新改造成小型结果枝组,保持紧凑树形,解决通风透光问题。 疏除树冠外围和中上部过密枝条,改善光照条件。采取先放后缩方法培养更新结果枝组。彻底疏除枯死枝、细弱枝、过密枝、下垂枝和病虫枝等。
4 花果管理
4.1 保花保果
4.1.1 补栽或高接授粉树 对授粉品种配置不合理和缺少授粉树的梨园, 按配置比例补栽或高接授粉品种。
4.1.2 辅助授粉
1 )放蜂。开花前 2~3 天,亩投放 100~150 头壁蜂或 5~10 亩投放 1 箱蜜蜂,借蜂授粉。
2 )人工辅助授粉。 于初花期至盛花初期人工辅助授粉,上午 8:00 — 10:00 进行。 初果园,采用人工对花、 毛笔点授、 花粉袋撒粉等方法授粉; 成龄园, 采取喷粉器喷粉, 用 1 份纯花粉混加 20~30 份填充物后对花喷授; 液体喷授,即 1 kg 水加入 2 g 花粉、 100~150 g 糖、 1~2 g硼砂或硼酸配制成花粉水悬液, 用喷雾器对花喷授。
3 )喷施保花保果剂。初花期至盛花期,喷施1 次 200 mg/kg 赤霉素 +0.2% 硼砂 +2% 蔗糖。
4.2 疏花疏果
4.2.1 疏花 显蕾期,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品种按花序间距(分别为 25~30 cm 、 20~25 cm 、
15~20 cm )疏花。
4.2.2 疏果定果 盛花后 2~4 周开始疏果, 15~20 天内结束。 先将畸形果、小果、圆形果和病虫果疏除,疏果时用剪刀在果柄处剪掉即可。留纵径长的果,疏掉纵径短的果;每花序自外而内留第 1 至第 3 序位的 1 个果实, 若花芽量不足可留双果调节。
4.3 果实套袋
4.3.1 选择果袋 褐色或黄白色品种宜选用内黑外灰黄的果袋。 生产绿色或淡绿色的产品宜选用内外浅黄色或外黄内白的专用果袋。 红色品种宜选用单层白袋或单层黄袋。
4.3.2 准备工作 在实施夏剪和定果工作的基础上, 套袋前 1~2 天, 全园细致均匀喷 1 次杀虫、杀菌剂并加钙肥。
4.3.3 时间与方法 谢花后 15~35 天于上午8:00 — 12:00 、 下午 3:00 — 6:00 套袋为宜。 套袋时,先用手撑开纸袋为桶状,将幼果套入并悬在袋中, 果柄置于袋子开口下沿处, 再将袋口折叠,最后用扎丝沿袋口旋转 1 周扎紧袋口。
4.3.4 除袋 红色品种为了增色, 可在采收前10~15 天除袋。 其他品种不需除袋。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5.2 主要病虫害
5.2.1 病害 包括黑星病、干腐病、轮纹病、褐斑病、锈病、白粉病等。
5.2.2 虫害 包括梨木虱、蚜虫、叶螨、食心虫、卷叶虫、椿象、金龟子、梨茎蜂、梨星毛虫等。
5.3 综合防治方法
5.3.1 加强植物检疫 按照 GB 15569 的规定,对接穗、种苗和果实等进行严格检疫。
5.3.2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砧木和品种。 加强土肥水管理。 科学整形修剪,剪除病虫枝。 合理负载,增强树势,给果实套袋。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和枝干病斑,集中深埋。
5.3.3 物理防治 春季在树冠上挂黄板, 防治梨茎蜂; 悬挂诱虫灯诱杀金龟子和鳞翅目害虫等。 开花前园内设置糖醋液盆诱杀。 4 月上中旬在树干上缠 1 周粘虫胶带, 以粘杀出土上树的越冬代害虫。 8 月中下旬,在树干缠绑诱虫带,以诱捕下树越冬害虫等。
5.3.4 生物防治 应用昆虫性诱剂诱杀卷叶蛾、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 利用捕食螨、瓢虫捕杀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用生物农药如灭幼脲、 BT 乳油、 阿维菌素等防治梨小食心虫、卷叶蛾、蚜虫、红蜘蛛等。 用多氧霉素、多抗霉素、 农抗 120 等防治梨黑星病、 斑点落叶病等。 果园养鸡,除虫灭草。
5.3.5 化学防治及注意事项 按照 GB/T 8321和 NY/T 2157 的规定执行。 允许使用矿物源、生物源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 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1 )加强梨园主要病虫的预测预报。 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抓住关键时期用药。如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地面施药适期应在其出土盛期,树上防治则在其出土盛期后 17~20 天, 或诱蛾量达到高峰 1~2 天后为宜。 山楂叶螨第 1 次防治在麦收前,当百叶平均有虫 2 头时进行。卷叶蛾在卷叶株率达到 1% 时喷药防治, 并可兼治蚜虫。干腐病以晚秋和早春刮皮后涂抹药剂防治为宜。 早期落叶病应在病叶率达到 2%~3% 时立即喷药防治。
2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每种农药每年最多使用 2 次, 最后一次施药距离采收期的安全间隔期应在 20 天以上。注意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复配混用兼治多种病虫, 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6 果实采收
6.1 适期采收 采收时期依据果实生育期、成熟度、用途、市场供应等而定。 当梨果面变色呈显该品种固有色泽,果肉由硬变脆,果梗易和果台脱离,种子变褐色时,即可采收。
6.2 采收方法 分批采收。 成熟采收时带果柄一起摘下,轻拿轻放减少碰、刺、压、磨等机械伤害 , 保留完整果梗。 套袋梨应晚采 7~15 天,采果时连同纸袋一块采收。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