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你是如此优雅怎么写(隶书你字怎么写好看)
导语:隶书,你是如此优雅
第一,隶书的用笔技法
一、点的变化十六种
下对点 此二点为左撇点和右捺点的结合,书写时应注意错落有致,变化活泼。
下分点 此二点在书写时起笔应大致相对,然后向左下和右下出锋,宜粗短些。
左二点 二点的起笔方向和用笔应有所不同,或方笔或圆笔,上下宜紧凑些,气势必须连贯。
二、横的变化
长横 逆锋起笔,稍停转锋向右,中锋行笔,收笔时或笔锋转势向左回提,或略停即提笔空收。
粗细横 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边行边提,至收笔处,轻提回分锋,呈前粗后细状
弧横 此笔画在书写时,应注意起笔后先往右上运行,至中间再往右下运笔,略呈弧形。
细横 有的字结体的变化,其横画不宜粗长,应写的瘦劲点。
三、竖的变化
长竖 起笔藏锋,转锋向中锋运行,回锋收笔,应粗状有力、刚劲挺拔。
弧竖 与弧横类似,在起笔后往下运行时应先向右下运笔,至中间时再往左下运笔,略呈弧行。
斜竖 此笔画在起笔后,往下运笔时应向左下方运行,切忌垂直。
四、撇的变化十二种
竖撇 起笔后向下中锋运笔,约至三分之二处转锋向左,转弯处宜圆转,回锋收笔。
逆锋起笔,稍顿后转锋向左下运笔,斜势大些,收笔时或圆转回锋,或略停空收。
弯撇 逆锋起笔后转锋向下,至中间出圆转向左,圆弧的大小及位置,根据结体的需要来定
平撇 起笔后向左撇出,它的上沿线基本相平,下沿线略呈弧行,或收笔出锋、或向左之间出锋。
短撇 或露锋或藏锋起笔,向左下顿挫运行,回锋收笔,书写时要做到短促有力。
尖尾撇 此笔画在书写至接近尾部时,应边行边提,渐轻,较快出锋,力到尖锋,尾呈尖状。
圆尾撇 行笔至尾部,锋尖向上或向下圆转回锋,尾部略圆均,忌过于肿大。
五、捺的八种变化
直捺 此捺较挺直,运笔时应畅快直率向右下行,边行边按,中部切忌弯曲。
平捺 起笔后向右下边行边按,同时根据结体的需要,有一定的弯曲状,做到生动活泼。
斜捺 运笔的斜侧和弯曲的程度在直捺和平捺之间,忌生硬和过于弯曲。
短捺 起笔后向右或向下边行边按,中部宜竖直,整个笔画应短粗状实
小捺 出于字的结构等因素,有时的捺画应写的细小点,以此来衬托其他笔画。
长捺 此笔画为整个字的主笔,书写时粗重点也无妨。起笔转锋后即向右下边行边按,中部要挺拔有力,尾部宜雄强自然。
走之捺 该笔画的起笔往往与前一笔或前几笔相联系,在书写时要在注意上下左右大小粗细关系。
心底捺 在书写该笔画时要根据整个字中其他部分的大小多少来决定该笔画的斜直、大小、粗细,使之整体协调和谐。
第二,隶书的美在优雅
东汉《曹全碑》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唐代隶书《义福禅师碑》
宋《山河堰赋》
此碑是宋代隶书第一的大书法家晏袤所书。现藏的拓片为整张,横4.6米,纵1.8米,约九平方米,尺幅之大,极为罕见。
明代文征明隶书
明代王铎隶书
《隶书五律诗册》
吴熙载隶书《盖闻经国》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吴熙载《隶书盖闻经国》十二屏 纸本 149×38.5cm×12 咸丰 庚申(1860) 常熟博物馆藏。
金农隶书
沉稳果敢,奇崛憨直,他一方面是好古痴古之士,仿佛是生活在清代的一个汉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近乎自负与自恋情结者。二者的结合,使其作品达到了无一笔不是汉人,无一笔不是自己的境界与高度。他的超前审美与定位,时人言其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邓石如隶书
就书法功力而言,邓石如是清代书家中用功最勤者,笔能扛鼎.章法结字也很完善,然而由于学养和艺术天分的限制,其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一些匠气和黑、大、光、亮时弊的痕迹。隶书面貌更多的是唐人气息.在汉人的精神把握上,不如其他诸家,种种缺憾,其作品不能说是高格,乃功力型书家,形而下的上品。
伊秉绶隶书
伊秉绶隶书给人如对高山,如仰大贤的感觉,其面貌可用正、大、简、拙四字概括。“正”即正格。一方面是隶书创作发展史的正脉与主流风尚,同时也有人格精神层面的因素。从伊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精神、风格面貌的隶书再现。人格的力量支撑着他的艺术风貌,磅礴壮严庙堂气的背后是一个磊落善政的廉史,书格即人格在其身上得到了最佳诠释。
《隶书常用异体字集锦》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