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饶恕人的例子(饶恕人的成语)

导语:比喻实训——饶恕人的程度

饶恕人的例子(饶恕人的成语)

  彼得曾到jidu面前来问道:“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拉比们将饶恕人限于三次。彼得按照自己对夫子教训的认识,把限度放宽到七次。这个数目代表完全。但夫子教训我们,饶恕人不可厌倦。祂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然后祂说明了饶恕的真实依据,以及心怀不饶恕之精神的危险性。在比喻中,祂说到有一位国王如何对待那些办理他政府事务的官吏。有些官吏所经手的,是巨额的公款。当国王审查他们的账目时,有一个人被带到国王面前。他的账本表明,他亏空了主人一笔高达一千万两银子的巨款。他既无法偿还,王就根据当时的惯例,下令将他和他所有的财产都变卖了,来清偿这笔债务。那个臣仆在惊恐之余俯伏在王脚前恳求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释放了他,并且免了他的债务。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为了把这件事说清楚,比喻提供了一些细节,但它们不一定有相应的属灵意义。我们不必为此而转移注意力。比喻说明了一些重要的真理。我们的思想应该集中在这些真理上。

  王的宽恕代表shangdi赦免一切的罪恶。那动了慈心豁免仆人债务的王代表那位人子。人因违犯lv法已被定罪。他无法拯救自己。所以jidu来到这个世界,shen性披上人性,舍弃了祂的性命,以义的代替不义的。祂为我们的罪而献上自己,并将祂bao血所换来的赦免白白地赐给每一个人。“因祂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诗130:7)。

  这就是我们应向我们的同胞罪人表示同情的理由。“shangdi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人子说:“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10:8)。

  在比喻中,那个欠债的人请求延期,并且承诺:“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王就收回成命,豁免了他一切的债务。他很快就有机会效法那饶恕他之主的榜样。他出去后,遇见一个欠他很少钱的同伴。他被主所豁免的债是一千万两银子,而这个人只欠他十两银子。可是这个大蒙怜恤的人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他的同伴。欠他债的人对他的请求,是与他对王的请求一样的,可是结果却完全两样。那个刚蒙赦免的人毫无同情和怜恤之心,没有按他所蒙受的恩慈来对待自己的同伴。他不理会那人要他宽容的请求。这忘恩的仆人一心想着别人欠他的一点银子。他向那人索取他认为该还的全部债款,并对那人施用主人曾不忍心加在他身上的处罚。

  今日也有许多人表现出这种精神。那个债户向债主求怜恤时,对自己债额的庞大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没有看到自己无法自救,居然想解救自己,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同样,有许多人也想靠自己的行为赚取上帝的悦纳。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法自救。他们不把上帝的恩典作为一种白白的恩赐来领受,却想建立自己的义。他们自己的心没有因罪而伤痛自卑,对待别人既严厉又无宽恕的精神。他们得罪上帝的地方,比起弟兄得罪他们的地方,犹如一千万两银子与十两银子相比-——一百万比一,但他们竟敢不饶恕别人。

  比喻中的主人把不怜恤人的债户叫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夫子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凡不肯饶恕人的,就是放弃了自己得蒙赦免的希望。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