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无心什么意思(无波无澜心静如水)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庄子》:水无波则平,心无念则清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水无心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一、
人生的问题并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你看待问题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在人生漫漫长路之中,有很多事情虽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干扰,而对事物产生了偏见,当我们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时,自然模糊了事物的本质状态。
某些时候我们会过度夸大一个状态的好,但是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状态下,我们也会恶化这个事物的坏,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我们总会将本来平淡如水的生活,摆布的惨不忍睹。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叫: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情绪本身就存在着“寻愁觅恨”的本性,所以我们总会带着情绪去看待问题,然后在事情的本来状态中掺杂太多的愁情杂绪,不管是面对平淡的生活,还是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都是如此。
而情绪的掺杂也会影响事物的本质,让其变得更加糟糕。
在《列子》中有一句话,叫:在己无居,形物自箸。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内心无所偏执,外界的事情自然显明。它动如流水,静如明镜,回应着一切,如同回音。
人如果放下自己的偏执执念,清心寡欲,心中是非少了,人生的问题自然也就消失了,驱除了杂念之后,才能减少关于生活琐碎的痛苦,就是因为很多情况下让你产生苦恼的问题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臆想的,只有放下主观,才能符合客观。
这个状态就好像平静的湖水照映着月光与树影一样,月光是什么样,水中就还原了本来的模样,而镜子照见东西的时候,东西本身是什么样,镜子也能原本的呈现。
而不像人的主观意识一样,接收了外界的信息之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又总结出和客观事物并不一致的状态,这个就是偏见带来的结果。
一个人如果不能区别偏见和客观之间的距离,就会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深渊之中,这是错误的开始,更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所以有一句话叫:你看见的不是你看见的,你看不见的恰恰是应该看见的。
如庄子所说: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这段话出自庄子的《鸿蒙问道》之中,意思是说:万物纷杂繁多,全都各自回归本性,各自回归本性,却是出自无心。浑然无知,保持本真,终身不得违背;假如有所感知,就是背离本真。
二、
当时云将到东方游玩,遇到了鸿蒙之后,就向鸿蒙请教道的智慧。
鸿蒙就对他说:“扰乱自然的常规,违背事物的真情,整个自然的变化都不能相应形成,离散群居的野兽,飞翔的鸟儿都夜明,灾害波及了草木,祸患波及昆虫,这是治理天下才带来的祸患。”
云将听了之后,不知所以然,又向他说道:“那么我该怎么办呢,还想向你请教。”
鸿蒙便说:“重在养心,只要自然无为,万物自生自化,忘掉自身形体,放弃主观聪明,将自身和万物融为一体,浑然一体之后解心释神,茫茫然无所用心,这便达到了大道的状态。”
“混沌、无知”,看似消极,实则是另一种智慧,这并不是因为愚昧而带来的无知,恰恰是有着高于世俗的智慧之后的清醒,不以自己的主观偏见认知事物,能够脱离世俗的愚昧认知,用更清醒的态度对人对事对己。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情,都能还原事情的本真状态,不以主观意识扰乱客观状态。
《菜根谭》有一句话叫: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水如果没有扬起波浪自然就会平静,镜子如果没有被灰尘遮蔽自然就会明亮。就像人的内心一样,当我们面对内心时,根本没有必要刻意清洁,只要去除自己的偏见和杂念以及私心,那么清澈明净的状态自然就会呈现,快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只要排除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快乐自然也就来了。
世人说红尘皆苦海,其实红尘何来苦海,一切都是庸人自扰罢了。
因为我们对这世间来说,如同尘埃一般渺小,天地之大,也不会顾及个人影响,世间的客观状态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事物也有着本身的演变规律,既然无暇顾及个人,那个人产生的情绪不都是主观意识的呈现吗。
正如佛家说因缘和合的状态一样,任何事情都是多种现象、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只是我们在面对着这种种因素的时候,总会因为自己的情感而产生种种想法与烦扰情绪,我们的意识并不是客观认知事物,而是后期“加工”所带来的痛苦结果。
所以说“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心无尘则自清,内心保持淡泊清澈,人生自无烦扰。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庄子》:水无波则平,心无念则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