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体育老师用文言文怎么说(体育老师的梗有哪些)

导语:体育老师的语文课 |《诗经》:“讽谏”到底该怎么谏?

今天讲《诗经》。《诗经》是“五经”之一,后世增为“九经”“十三经”,都没有撼动它的地位,用现在的话讲,《诗经》就是公务员考试必考书目之一,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一本。这件事很奇怪,一本诗集,为啥还要求公务员花大力气去背诵掌握?这个问题用今人的思维是很难解释的。《诗经》(包括后世的诗词)具有非常强的政治功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倒不是说,普通人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了,而是说在朝堂之上,对《诗经》不熟悉,满嘴都是“粗鄙之语”,那就贻笑大方了。但即便说话有欠文雅,应该也不会对表达有太大的影响,不见得非要引经据典才能对话吧?这恰恰就是古今不同的地方。我们中学阶段,大都学过一篇课文,名为《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题目是后加上去的。因为是后加上去的,所以对这个题目往往没有很好的解释。小时候问语文老师什么是“讽谏”,他们总是语焉不详,从课文的意思是看,大概就是邹忌用了类比的方式来劝谏齐威王。这个解释完全不能令我们满意。

“讽谏”到底如何进行?

俗话说:“文死谏,武死战”,文官的战场就是朝堂,文官死于进谏,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既然进谏是文官的主要工作,进谏的最终目的是让上方采纳,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有很多种方式,最简单的是“直谏”,抨击时弊,有啥说啥,给皇帝也不留情面,比如李世民的宰相魏征;极端的方式是“死谏”,以死相逼,比如嘉靖朝的海瑞,上疏进谏之前先买好棺材;再极端的就是“尸谏”,比如蒋介石时代的陈布雷,屡次进谏不成,最后服毒自尽,古代的尸谏还有在自己身上写上或刻上奏章再自尽的,意图更明显一点。

明朝文官经常直言不讳的告诫皇帝,甚至以死相逼

这些进谏的方式,一点都不文雅,所以周朝流行的是“讽谏”。讽谏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讽刺”“讥讽”,其实“讽”这个字本来并没有“讽刺”的意思,《说文解字》里就讲“讽,诵也。”讽谏也可以称之为“风谏”,这个“风”还不能是“狂风”,得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谏本来就是件非常艺术的事,达到效果才是最好的,况且“忠言逆耳”,皇帝的修养耐性不见得都很好,直言不讳往往适得其反,最好的方式就是和风细雨的跟皇帝讲,他不丢面子,也能接受大臣的建议,何乐而不为呢!

诗经为什么分“风雅颂”?

这和《诗经》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诗经》按照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为啥取了这么三个怪模怪样的名字呢?都是有原因的。《毛诗序》里写“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就跟我们前面讲的对应起来了,“谲谏”就是“讽谏”,或者说“风谏”。

“风”这个字,繁体字是“風”,通假字是“鳯”,《说文》里讲“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无论里面是虫还是鸟,说的都是风起了,虫和鸟就化生出来了,和生殖交配有很大的关联。我们还有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现在的解释是“事物之间互不关联”,马和牛明明都是家畜,怎么能说没有关联呢?其实这个成语来自于另一个典故,《左传》里的“马牛其风”,说的就是春天来啦,马呀牛呀发情了,公马追母马,公牛追母牛,越跑越远,你就追不上了。《左传》的注释里就写“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所以,今天我们有很多和“风”有关的词都表明了这个意思,比如风情、风气、风化、风俗、风土人情、移风易俗……

“风”的本意

《诗经》的“风”的部分,就是周朝十五个诸侯国坊间流传的民歌,所以叫“十五国风”。“风”的内容,最基本的就是各地的风土人情,万一有哪儿的民风不淳朴,我们唱着歌(诗经里的诗都可以唱),就“移风易俗”了。而“雅”这一部分也是从“风”里面分出来的。“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各个诸侯国的叫“风”,统合起来,讲周王朝总体状态的,就是“雅”。

至少在周朝,当官不容易,你得用《诗经》里的“风”去“讽谏”皇上,表面上是唱歌,实际上是劝谏,皇上也是熟读《诗经》的,他一听,就懂了。你唱了很多遍他还是不懂,那就得考虑皇上的智力了,反正面子是给他留够了。

当然,这种讽谏的方式太考验人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这种方式逐渐被“直谏”等其他方式取代了,《诗经》也就从一本《政治斗争指南》《如何在官场中生存》这样的书,退化成一本纯纯的诗集了。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