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变现是什么意思(高效阅读变现)
导语:《阅读变现》|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个人增值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被这本书吸引的直接原因是书名《阅读变现》中的“变现”一词。实际上,这里的“变现”带有一点迷惑性,作者想要帮你达成的愿望,不是直接将“阅读”变现成金钱,而是更具有增值空间的个人能力,你可以通过长期的阅读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阅读工具类书籍的六大原则作者山口周在大学里主修哲学和美术,但进入职场后却转行参与组织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现在是某猎头公司的资深客户合伙人。他将自己跨专业转行,多年从事知识生产工作的原因归咎于读书。如果使用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抽象化”法,那么这本书“简单来说”就是教你:从不同书籍中将获取知识归纳整理,然后重新组合再产出。
在说明“如何选择需要阅读的书籍”和“如何阅读书籍”之前,作者先提出了阅读所有工具类书籍通用的6个原则,并将制定这些原则的具体原因融入了后续内容的详细说明之中。
原则1:必须阅读经典名著类书籍和通识类书籍
原则2:利用二八原则阅读,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
原则3:投入有限的时间和金钱,最大化阅读的投资回报
原则4:不死记硬背,而是建立信息库
原则5:精读重要内容,增加知识储备的厚度
原则6:利用好无所事事的碎片时间
商务类经典名著需要反复精读作者在书中整理了一份名为“商务书籍曼陀罗”的必读书单,推荐给所有读者。这些书籍就是他认为从事知识生产的读者们需要完成阅读的经典名著。经典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为初学者提供了一套合理的知识框架展现该领域的全貌,旨在帮助你开阔思考的角度。
其次,作者还强调阅读这份书单应该遵循“从中心向外扩展”的顺序阅读,先学习理论知识,再深入研究专项领域。这一类书籍的阅读方法是:根据需要,反复精读重点内容。这类书籍的内容因为往往和读者的工作、生活联系紧密,比起做笔记,最好的输出方法就是将书中的理论直接用起来,更容易出成果。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通识类书籍阅读那么在同样优秀的人群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脱颖而出”呢?作者为我们提供的答案是阅读通识类书籍,让不同体系内的知识相互碰撞、创新,收获能够运用的启发和灵感。
根据作者自己的阅读经验,他建议读者们从哲学、历史、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脑科学)、工学(含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7个类别的书籍中,选择想要拓展知识面的书籍,因为这些书更容易提供给读者一些有意义的事实和启发。
这些书籍中的知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般都是陌生或者少有接触的。作者建议的阅读方法是先粗略阅读目录,从章节标题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读。这时候,不用过于在意破坏了整本书的完整性,非常推荐使用“二八原则”来吸收自己觉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当然,如果你发现一本书特别合你胃口,经过前期的尝试,完全可以继续通读全书、深入学习。
一个人是不可能成为全才的,既然有自己擅长的优势,就必然有短板。读书也是一样,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效率最大化。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阅读,能够不断加深这种区别于他人的差异化,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我。
抽象化书中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阅读通识类书籍作为辅助类“修行”手段,不仅是因为这些书是专业范围之外的锦上添花,更因为这一类书籍的输出(给人提供的帮助和启示)往往和阅读的关联性较低。这种低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输出无法量化、时间无法预判等因素上,你曾经读过的某一本书可能永远也无法直接运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中。那么,针对这种低关联性,作者的阅读方法相比经典名著类书籍有所不同。
第一,将书中的知识进行抽象化提取。
所谓抽象化,就是舍弃细枝末节,提炼精华,总结出一个“简单来说就是xx”的结论……要将构成事物运转的基本结构提取出来。
抽象化就是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到其他领域。通过这一个步骤的提取,书中看似无关的知识就能和工作、生活产生关联,并被实际运用。
第二,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通过电子化笔记构建知识库。
正是因为这一类知识涉及的类别广泛而繁杂,依赖记忆是最没有效率的做法。将抽象化的知识点一一整理,梳理成成体系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关键词和框架来搜索,是最推荐的方法。这里可以使用到的工具也很常见,比如思维导图和各种电子笔记。这样的知识管理体系,不仅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而且非常适用于高速发展革新的现代社会。
小结完成这篇读后感,也可以看作是将《阅读变现》一书中的知识点抽象化的过程,期待可以尽快将自己得到的启发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阅读不止,记录点滴。
我是柠檬,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本文内容由小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