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中听其言而观其行)

导语: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听其言,观其行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过则无惮改

听其言,观其行

孔子在本章中讲到,从前我听了一个人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年纪大了,人生经验多了,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下结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对这段话的理解,一般认为是孔子对宰予反感极了。认为孔子骂宰予的主要原因,甚至还不是白天睡大觉,而是因为他言行不一、说话不算数。南怀瑾先生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孔子说的是,他从前看到一个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成就。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和充沛的精力,事业也是做不好的。所以孔子说,我看了宰予身体不好、精力不足,影响学问的提升和价值的实现,因此对人生的看法有了改变。

不管是哪种情况,孔子提出的“听其言,观其行”的教诲,都值得认真遵行。遵行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用于观察别人。比如,有的人说的比做的好,有的人做的比说的好,有的人只说不做,有的人只做不说。最恶劣的就是那种口上仁义道德、行上男盗女娼之人。世人大都喜欢说得好听的人,起码在一段时间内往往易被说得好听的人所迷惑。所以,观察人时,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把注意力下在观察其行为上。第二个方面是用来反省检点自己,要少说多做,不要言过其实,更不要油嘴滑舌、只说不做,因为这是骗不了任何人的。

宽厚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