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努势和钩裹势的区别
导语: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0——钩裹势和钩努势2
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0——钩裹势和钩努势2
4、用法和化势
上次讲到四个笔势,一、一是曲尺势,二、如果多一个趯,就是钩努势,三、如果一竖改为裹,这就是狮口。四、再多一笔,加了一啄,那就是钩裹势。
下面我详细分析一下这四个笔势。
4.1曲尺势
一是曲尺势。《书法三昧》说明是"用于'自'、'目'等字"。《汉溪书法通解》说"曲尺之法,'贝'、'见'等字用之"。所以曲尺势就是一折,不带钩或者趯。
一折在汉字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曲尺势是相当有用的。怎样才能写好曲尺势呢?
曲尺势是勒加纵,而纵只是弯曲度较小的努。所以曲尺势就是"永"字中间两笔的复合。你会写"永"字就会写曲尺势。如果讲到曲尺势的化势,那就是节点有圆有方,或者有尖,线条有覆有仰等等,这些以前都讲过了。我整理笔势系统,上一堂课讲到。一个基本笔势的化势,可能产生很多新笔势。但如果仅仅是长短、弧度、节点明暗不同,通常就不把它当做新笔势。这些化势中,如果有哪一个经常使用,很流行。而且古代已经给了它专称,不是我们现在给它起个新名字。那还是可以保存,我会介绍旧称是什么。譬如,古籍中所举曲尺势的字例,都是横短竖长。如果换过来,横长竖短。如"四"、"西"、"中"这些字的折,旧称"犁梁势"。
从本质上来说,犁梁势和曲尺势差不多。说它是曲尺势的化势也可以,但因为古人已经给了它专称,而且用途又广。所以我们还是保留"犁梁"这一笔势。《汉溪书法通解》说:"犁梁之法,取其圆而得劲,方而能逎,盖隐其锋而为之。'四'、'中'之类是也。"犁梁势,取像于以前耕地用的犁。很多现在的年轻朋友没有见过吧,前面套上牛就可以犁地。
中国是农耕社会,所以笔势名称也多反映这一特征。如果是现代社会,笔势名称大约都会不同了。从这把犁来看,犁梁势上面的横笔是覆势。而这短短的一竖,走向经常偏向于7号位。你看《阴符经》中这两个字,"道"字有一个曲尺势,
横短竖长,6-8。"尽"字这个折,横长竖短,6-7。这就是犁梁势。犁梁势本身也会产生化势。褚遂良《阴符经》中有两个"五"字左边这个一折,犁梁势。
右边这个横有点奇怪,横笔用了仰势。
遇到这种情况,它还是犁梁势。最多你叫它犁梁化势就得了。
4.2钩努势和狮口
接下来讲讲钩努势和狮口,这是很相像的两个笔势。钩努势由勒、努和趯组成,那就是"永"字中间的三笔。
三个单一笔势组成一个复合笔势。狮口由勒、裹和趯组成,所相差的只是中间一笔向右弯曲。我在讲解单一笔势时,说过"裹"是"努"的化势。所以也可以这么看,狮口也就是钩努势的化势。但
这两个笔势使用频率很高,所以我们都把他们保留下来。
钩努势因为有"永"字八法支撑。所以写起来问题不大,就看你"永"字熟不熟练。有时候钩努势的节点或许写成暗节点。如《阴符经》的"有"字就用了一个暗节点,形成圆角。但这还是钩努势,不会因为一个节点而改变名称。
狮口也有这样的情况,上下两个节点都可能变成暗节点。"永"字八法把趯和钩分开了,从此"趯"变成了独立的一笔。"趯"有踆锋动作,形成一个足跟。这是明节点,在真书,行书中使用较多。而在草书中经常会用暗节点。往往不做踆锋动作,写成一个钩。
举例来说,智永草书"门"字。明显有两个暗节点,这整个字就是一个"狮口"。
所谓"狮口"的意思,就是取像于狮子的血盆大口。如果是真书狮口有一趯,那就是一颗尖利的大牙。在有些字中,钩努势和狮口差别不大。看这两个"司"字框架都是钩努势。褚遂良的明节点尤其清楚。但草书"司"字都用狮口,两个暗节点。
我多举一点例子,褚遂良《阴符经》中的"身"字。
框架右边,标准的钩努势。一级课程要求把点画写好,现在要求把笔势写好。到三级课程裹束以后,就是要写好整个字了。
《阴符经》第五个字,"上篇"的"篇"。
这个字有两个折,上面这个是犁梁势。下面这个是钩努势,注意最后一趯是反时针写的。顺向两圈等于反相一圈,《阴符经》中这一招很多。
再来一个,《阴符经》中这个"焉"字。
下面一折就是狮口。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腾"字。
右旁下面有个"马"字,"马"字里边也有一个狮口。"而"字有一个折,这也是狮口。
《阴符经》中的狮口用了趯,智永《真草千字文》用了钩。我想现在大家都看得懂了。4.3钩裹势
第三,现在我来讲讲钩裹势的用法和它的化势。钩裹势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单独写,只写钩裹势本来的形状。
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亏"字。最后就写了一个钩裹势。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有两个"引"字。
左边"弓"的下部,就是用了钩裹势来写。
《阴符经》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穷"字。
它的"弓"部,也是分两个笔势。下面一个就是钩裹势。
第二种用法就是"包裹",这是主要的用法。钩裹势的形状就是一个"勹"字,这个笔势的意思,正如《说文解字》所说:"勹,裹也,像人曲形,有所包裹。""钩裹势"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包裹一些东西的弯钩。
"包"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三十六法》,
其中就讲到"包裹"有五种:四面包裹称之为"围",这个我后面会介绍。"围"也是一种笔势。其余四种就是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以及右包左。钩裹势就属于右包左这一种。这里多讲一句话,这篇文章通常都说是欧阳询所著,但《佩文斋书画谱》说,"今考篇中有高宗书法、东坡先生及学欧书者等语,必非唐人所撰,故附于宋代之末。"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否出之于欧阳询本人,是有疑问的。你看《玉堂禁经》所举的字例:
"均、匀、旬、勿",都是用钩裹势包了些其他笔画。
智永《真草知字文》中这个"驹"字,右旁"句",
就是钩裹势包了一个"口"字。这样一来类似包裹的字就很多,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智永这个"男"字有点奇怪,下面的"力"好像多了一撇。
其实他是照篆书的"力"来写的,这种方法称之为"隶定"。有时候书法家要变换笔势,常常会用这种方法。你看,王羲之这个字不是"男",
它右旁多了一捺,这是"界"。这是因为篆书的"介"字是这样写的,后来的隶书、草书和真书都受到篆书的影响。所以王羲之写这个"界","田"字下面先写了钩裹势,然后左右加上撇捺,并没有写错。书法家在大圈中根据篆书来运用笔势,是常见的手法,这里先提一下。
接下来讲讲钩裹势的化势,这些化势也很有用。有一种手法我们称之为倒笔势。什么是倒笔势呢?
如果你本来先写A,再写B,现在倒过来,先写B,然后写A,这就是倒笔势。
拿钩裹势来说,本来是先写一短撇啄,然后写一裹和一趯。现在我们倒过来,先写一裹和一趯,再写一撇,好像"刀"、"力"这些字,就是用倒笔势写出来的。第二种手法是转动角度,你看这是皇象《急就章》中"朋友"的"朋"字,章草。
草字的结构往往来之于隶字甚至篆字,怎样写出一个草字,我们称为草法,将来在七级课程里边讲这些。
"朋"字这外框就是钩裹势,这没有疑问。如果我把这个"朋"字转动一个角度,原来是斜放的,现在把它竖立起来,那"右包左"就变成"上包下"了。你看赵孟俯写的"朋"字,本来第一笔是撇,他写了一竖,而右旁有点像钩努势了。这是一个新的外框,和原来的钩裹势相比,只是把钩裹势转了一个角度,变成直放的。
有些人把"朋"字分成两个"月"字,开始写的时候还有一点倾斜,但到后来也完全放直了,好像颜真卿写的这个,跟我们现在写的没什么两样。这个框架角度的变化,也就是钩裹势的化势。
本来钩裹势是"右包左",现在化势就是"上包下"。这个化势一确定,那就有很广的用处。
拿一个"月"字来说,篆书是这样的,注意这个外框兜了大半圈,是两次运笔连接起来的,篆书中,长弧线看起来是一笔,其实经常是分笔写的。所以后来隶书中写"月"字,就是一撇加一折,分两笔写。草书"月"字框架也是两笔,而且都是斜放的。注意下面那个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的"月"字,还是可以看到钩裹势的影子。到行书、真书,就和现在我们写得一样了,外框都是上包下。
确立"上包下"这个化势,好处很多。
如《阴符经》中的"用"字,外框就是钩裹化势。
又如《阴符经这》"万"字下面的框架,都可以归入钩裹化势中。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会"字,
下面的"日"字,从上面连带下来一笔,和右面的狮口,也组成了一个钩裹化势,其实非常接近于钩裹势的原形。
简言之:
· 钩裹势本身形状是狮口加一啄。
· 钩裹化势,一种是倒笔势。
· 另一种将"右包左",改为"上包下"。
谢谢大家。
本节要点:
· 曲尺势和犁梁势。
· 钩努势和狮口。
· 钩裹势的化势:倒笔势和上包下。
复习思考:
"匆忙"的"匆",你看得出是由什么笔势所组成吗?
这个"残"字,
据说是苏东坡得意的倒笔书,你看是不是一次过写出来的?
本文内容由小纳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