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麦田的肥水管理方法(春季麦田施肥)
导语:春季麦田的肥水管理
常言道“三分在种,七分在管”。小麦要高产,重点在于管。当前,冬小麦开始进入返青阶段,随后就是分蘖期和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时期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非常关键。冬小麦从返青到挑旗的这段时间为春季生长阶段,一般历时50-60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每年的的三月上旬是小麦追肥的季节,拔节肥、孕穗肥,不仅能促进小麦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还能促进穗花分化,形成穗粒大、数量多,以及顶三叶的生长。春季追肥不仅可以促进小麦苗情转化,生长健壮,也是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现在小麦已进入返青期,旨在促根增蘖,巩固冬前分蘖。而随后即将到来的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一个生育时期,养分需求量比较大。如果这个时期出现了肥力不足导致小麦生长的“脱肥”现象,将导致小麦后期的“灌浆”生长出现早衰现象。使小麦穗部籽粒出现一定程度的“秕粒”现象。但肥料施用过量的话,会造成小麦徒长。也不利于小麦幼穗的生长发育。因此,小麦拔节孕穗的肥水管理应该根据田间长势、品种需肥差异、地力水平和墒情,来决定施肥量。
那么,春季麦田的肥水管理应该怎么进行呢?
一、看苗情追肥
先看苗情长势再决定施肥与否、施肥量
1、长势差的弱苗田: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叶片发黄,群体偏小,并且有明显脱肥趋势、总茎蘖数每亩低于30万的弱苗田,应尽早追施拔节肥,目的是为了提高分蘖成穗,力争大穗、多穗,弱苗田尽量早施、配合拔节水重视拔节肥;
2、群体适中的壮苗田:早春管理应以“蹲苗”为主。采取“控水”、“控肥”。壮苗田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田间追肥应趁晚。起身期应结合镇压、深“中耕”伤根、抑蘖的手段来减缓生长势头。由于群体适宜,较少无效分蘖,穗数有保证。应主攻大穗。拔节期适当“控水”、“控肥”,并结合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控旺防倒,促使小麦茎基部节间健壮,防止倒伏是此类小麦田间管理主要目标。保持合理群体,缩短基本节间。稳长、壮蘖、健株是三大管理目标。不要急于灌水和追肥,把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期进行。以促进大蘖成穗,穗大粒多,籽粒饱满。但个别底肥水平略低的地块,也可根据苗期长势在拔节中期至后期(基部第1节间接近定长,旗叶露尖时)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钾肥5-10公斤。
3、对群体苗数多旺苗田:小麦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地力消耗过大,并且表现出脱肥症状的麦田,重施拔节肥;如群体虽大,但没有出现脱肥情况,应推迟到起身期再追肥。
麦田机械化追肥
二、看地力施肥
1、对前期施肥适中或偏少,且麦苗无旺长趋势的小麦,冬前群体每亩在45万~60万之间。肥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返青期尿素追肥10-15公斤。而墒情弱苗势一般地块,宜早施、重施,反之宜晚施、轻施。而土壤墒情差,渗水快的麦田,存在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的特点,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进行补水补肥;
2、对高肥、高产、地力条件好,前期施肥多,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田块,群体大且长势好的小麦,晚浇或不浇“起身水”,晚施或不施“起身肥”;
3、对过了“返青期”和“起身期”的麦苗:已经进入转旺或偏旺的麦田,应晚浇水少施肥,或只浇水不施肥;
麦田浇水
三、根据小麦的自身特性追肥
1、自身分蘖成穗能力不足的大穗型品种,这类品种一般叶色深绿且叶片宽大、披垂,应少施或不施肥,晚浇拔节水;
2、对于群体小、穗数少的晚播麦田,播种过晚造成的弱苗、少苗。多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导致麦苗瘦弱,分蘖少。管理要点在划锄深耕和补水、补肥为主。追肥可分两次进行。首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四、根外追肥和控旺防倒
1、小麦苗期:在结合冬灌和配合施肥的同时,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或其他小麦高产套餐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返青期:如氮肥施用过多或麦田出现小麦旺长的情况下,叶面喷施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和小麦高产套餐,不仅可以起到麦田杀菌和平衡小麦营养作用,还能有效降低茎秆高度并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3、小麦孕穗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争取粒多,粒重的关键时期。应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或小麦高产套餐。促进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淀粉和含糖量增加,增加小麦品种。
根外施肥也是小麦追肥的有利补充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