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腊八祭是什么意思(腊八祭祀什么)

导语:腊八节也叫“腊祭”,在“祭”什么?

每年农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里有个腊八节,也叫腊日节,腊八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先秦时,腊月腊日是不固定的。从汉代开始,以腊月的第一个戍日为腊日;南朝梁代,将腊日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日,主要的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所以也叫"腊祭",传统风俗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古籍中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

"腊祭"来源于丰收之后的祭神活动,《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也'。郑玄注解:"腊祭是用狩猎得来的禽类做祭品,祭祀先祖以及另外五种对象;门、户、中留(天窗)、灶、行(门外之地)。

先秦时,腊祭是"一岁大祀"。汉代,蔡邕《独断》(《太平御览》卷三十引):"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民间的祭祀活动往往夹杂狂欢,所以,当时腊日走一很盛大的节日。

南北朝梁代的宗懔(500一563),《荆楚岁时记》记载,村民在腊日敲起细腰鼓,戴上面具,"作金刚力士从逐疫',通过鼓声和面具表演驱逐疫病和邪气。现代河南濮阳、汝州等地农村依然保存着在腊月初八晚上擂大鼓的风俗,有些地方甚至每天傍晚击鼓,直到除夕。在安徽、福建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发未表演傩舞、傩戏的风俗。

相,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腊八节又是佛教纪念日。

宋代腊月初八的民俗活动中引入佛教因素。宋吴自牧《梦梁记》:"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利等寺俱设五味粥"。其原料是五种豆子。宋祝穆《事文类聚前集》:"皇朝东京十二月初八,部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南宋时代腊八粥是胡桃、松子、乳覃、柿子、粟子等。明清时代,连皇宫也煮腊八粥,而且赐百官。

腊八节有哪些风俗?

当代最普遍的腊八风俗就是喝腊八粥,原料是大米、小米、豆子、蜜枣等。

吃腊八粥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因此做一诗:"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生结善缘。

泡制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制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特色民间传统小吃之一,是当地在腊八节时的应景食品,在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其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若是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道更是鲜美无比。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 就把冻好的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八的天儿特别冷,腊八正处在天气严寒的时候,这时吃一点冰就像为了预防感冒打预防针一样,提前接受一点锻炼,抵御寒冷。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