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天天健身增肌效果好吗(天天健身有用吗)

导语:科普篇 | 天天健身练肌肉,你真的了解肌肉吗?

很多人健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每天都在健身练肌肉,可是肌肉是什么?肌肉有哪些分类?肌肉是如何实现收缩的?怎样才能练的更好?可能是很多人有疑问或者没有思考过的内容,本文着重为大家科普这些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健身带来帮助。

内容提要:

一.肌肉的分类

二.骨骼肌的构成与收缩原理

三.肌浆肥大与肌原纤维肥大的选择

肌肉的分类

我们人体的肌肉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

心肌:形成心脏的壁,作用是未必心脏的持续泵送作用,不受个人意识控制。

平滑肌:存在于中空器官壁和管壁中,如:胃、血管等,不受个人意识控制。

骨骼肌:附着于骨骼上,通过收缩将力作用于骨骼上,使骨骼产生移动。通常受个人意识所控制。在显微镜下骨骼肌组织呈现出交替的亮带和暗带,因此骨骼肌也被称之为横纹肌。

骨骼肌从功能上又可细分为I型肌纤维与II型肌纤维

I型肌纤维:又被称之为慢肌纤维或红肌,主要从事耐力型活动为主,如:慢跑、维持身体姿势等。

II型肌纤维:又被称之为快肌纤维或白肌,可细分为:IIa型和IIx型。

IIa型肌纤维主要从事较高强度运动,如:肌肥大、100米跑等。

IIx型肌纤维主要从事极高强度运动,如:举重等

每个人生来I型、II型肌纤维的比例和老去时的比例都是固定的,这也决定了有些人生来适合长距离跑步项目,有些人生来适合爆发力项目,因为I型肌纤维和II型肌纤维之间是无法通过训练转变的。

专一性原则:在肌肉的训练中满足专一性原则,即训练的类型决定提升的结果,从事耐力型训练提升的是I型肌纤维;从事力量、爆发型的训练提升的是II型肌纤维。

骨骼肌的构成与收缩原理

1.骨骼肌的构成

骨骼肌最基本的构成是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一个基本的骨骼肌收缩单位称之为一个肌小节。

无数个肌小节串联、并联排列构成了一根肌原纤维(蛋白丝)。

成百上千根肌原纤维(蛋白丝)构成一个肌纤维。

无数个肌纤维包括在一起构成我们的肌肉束。

2.肌丝滑型学说

肌丝滑型学说是一个帮助我们理解肌肉收缩原理的模型。

接下来我将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帮助大家理解肌肉的收缩原理。

在肌球蛋白上长着一些突触,这些突出是要和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结合的。

静息状态下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会被肌钙蛋白覆盖,导致肌球蛋白的突触无法与结合位点结合。

当大脑产生动作信号时,动作点位沿运动神经元传递到肌肉,肌肉中正、负离子发生转移,此时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会暴露出来,肌球蛋白上的突触便能与结合位点结合,这个过程称之为横桥耦合。

横桥耦合之后再给予人体最直接能够使用的能量ATP,肌球蛋白上的突触便会不断的将肌动蛋白拉向肌球蛋白的中间位置,此时一个肌小节便会缩短。

无数个肌小节的缩短,便形成了我们视觉上的肌肉收缩。

肌浆肥大与肌原纤维肥大的选择

肌浆肥大:肌浆肥大指的是肌肉细胞外一些不具备收缩性的物质,如:细胞液、肌质、矿物质等体积增大。肌浆肥大能够有效的增加视觉冲击,对于肌肉围度的增加比较有效,但是对于力量的提升帮助不大。

肌原纤维肥大:肌原纤维肥大指的是具有收缩发力能力的肌原纤维的数量及密度增加,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力量增加。

肌浆肥大主要是通过中等强度、较多次数(8-12次力竭)的抗阻训练来获得,对于健美训练有极大的帮助。这种肌肥大更多是通过代谢压力和激素诱导导致的。

肌原纤维肥大一般是通过较大重量、较低的重复次数(4-6次力竭)来获得,主要源自于机械张力的增加。

如果采取偏向于力量举的方式进行训练,获得的肌原纤维肥大会比较多;采取传统肌肥大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获得的肌浆肥大会比较多。

当然也有研究表明,用5组12次和8组6次的训练对于肌肥大的影响并无太大区别,因为总容量是类似的。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的帮助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才是最好的。但是对于肌浆肥大已经做的很好的健美运动员而言,肌原纤维肥大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进一步的提升训练效果。

小结:了解肌肉,让我们的训练事半功倍。从基础解剖认识肌肉类型、肌肉收缩原理、肌肥大类型,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是MHP体能训练

只讲真健身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