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其他朝代都有名将为何清代没有呢(为什么清朝没有名将)

导语:其他朝代都有名将为何清代没有?

历史上被誉为名将的数不胜数,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白起、韩信、关羽、秦琼、岳飞、徐达、戚继光等等,他们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将。可是到了清代时,我们发现,能称得上名将的人一个都没有,这又有什么原因呢?

清代也是大一统的王朝,国运近三百年,从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历朝几乎都发生过对外或是对内的战事,或为国家民族而战,或为镇压起义而战,又或是穷兵黩武欺压小邦。然而经历了这些战争,却几乎没有留下可以传世的名将。

何谓名将?首先我们要来搞清楚这个概念,古语有云:“将者五事,智信仁勇严”,这是成为名将的先决条件,但此外还必须建立盖世之功和盖世之名,即为国家和民族危亡而战,为国开疆拓土而战并取得胜利。最关键的一点是:名将一定不能是皇室中人,而是绝对的异姓臣子。

当然,清代的武将并非都是草包,有勇有谋者不在少数,问题的关键在于清代的体制决定了那个时代没有适宜名将产生的土壤。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八旗制度下无法产生名将

其实在清入关以前,可以媲美名将的不是没有,像努尔哈赤时代,诸王贝勒个个能征善战,代善、阿敏、皇太极、多尔衮等皆是骁勇之辈,此外还有额亦都、费英东等开国五大臣,无不是在战马上建立的不朽功勋。

但纵观每次战争,我们可以发现八旗制度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关外时期,每次战争都是由诸王旗主统帅骑下的牛录,分兵几路作战。八旗在战争有着严格的规定,是按照八个方位进行分兵作战的,战胜后也是按照各自方位分得战利品,这就是后来在分封爵位中的所谓“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也就是说,八旗作战是协同配合,大家出力,没有所谓的主将。

其二、兵权直接掌于皇帝,不设大将军

秦汉时期,掌兵权者为太尉或大将军,这是国家的正式编制,位列三公。凡有战事,皆由皇帝委任将军出征。如汉武帝时期,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皆是独当一面之大将,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建不世之功,卫青、霍去病都是在与匈奴作战中获得名将这一称号的。

而清代时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机构设置上,名义上掌天下兵马的机构是兵部,但实际上兵部并无兵权,一切都有皇帝做主。凡有战事,一般都是皇帝亲自统筹,然后经过军机处的商议,最终派出大将出征。

从程序上来看,似乎清代和秦汉时期没有多大的差异,都是皇帝委任将军领兵出征。可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秦汉时期,由于交通的限制,全国的驿站建设并不普遍,前线与京师通信极为不便,往往战报几个月才能送抵御前。而战事瞬息多变,皇帝并不能遥制,因此才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

清代时全国驿站网络十分发达,就是边疆用兵,也是先搭建驿站快捷连接前线与京师的通信。清代的通信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六百里、八百里快递,也就是说,从偏远的西北地区到达京师,短者数天,长者十余天,如此短的时间,就为皇帝决策建立了基础。

从清代各次重要的战争来看,如康熙朝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乾隆朝平定大小金川、平准等战争,都是康熙帝、乾隆帝遥控前方,运筹帷幄,所有决策皆出自皇帝之手。这种指挥模式下,前线的主将也不过是执行君命而已,即便战胜首功也是皇帝的。

其三、以文制武、以满制汉

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以人数而言,满人不及汉人十分之一。因此历代统治者奉行以满制汉,这在军事上也都体现出来。比如顺治时期,洪承畴出力很大,节制数省军务,但到了最后,他不过就是得了个轻车都尉的爵位,功劳基本被旗人所得。

再如岳钟琪,他是雍正时期的杰出将领,但每次都只能当副手,不是在年羹尧手下就是傅恒的手下,始终没有出头之日。

到了晚清时期,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起义爆发之后,八旗、绿营腐败不堪为战,自此开启了文臣领兵的先河。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汉人统帅,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但这些人无一人不是文臣出身,即便他们功劳再大也只能算是统帅,而不能称是名将,因为他们身上并不符合名将的基础特征“智信仁勇严”中的“勇”字。当然后世也给了他们一个中肯的评价——中兴名臣。

除了以上几个原因之外,也与清代皇权高度集中以及意识形态的认知有很大关系。比如乾隆帝就坚持认为“本朝无名臣”,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昏君当道,才有名臣,而他自诩明君,当然不允许名臣、名将的出现。其他皇帝虽没有乾隆那般自信,但认知大体也是一致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