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的观点(如何看待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的句子)
导语:如何看待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
孟子简介: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等。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恻隐之心”语出《孟子》公孙丑上篇。其原文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就是说,恻隐之心是仁的源头。“仁”之一字的本意为“博爱”,“恻隐”二字的本意为“悲痛、同情”。也就是说,博爱来源于悲痛和同情。用现代术语来讲,悲痛和同情是人的一种情绪,博爱是一种情怀,即人的这种情绪因结成了人这种情怀果。到此,我们就不由产生疑问,这种情绪因即恻隐之心是如何产生?一,恻隐之心的产生。
孟子在论述“恻隐之心”时,提到:“人皆有不忍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由此观之,孟子认为人的恻隐之心来自于人皆有的不忍之心,而所谓的不忍之心也就是同情、怜悯之心。人们见到孺子即将落入井中,就会产生同情、怜悯之心,从而生出博爱之心,伸出援助之手。
孟子又在其后论述,人之所以产生这种博爱之心,不是人为了拉近与孺子父母的关系,也不是要在乡党朋友面前出名,更不是讨厌这孺子的哭声,而是出于不忍。由此我们不由疑惑,这种“不忍”难道是出于无私吗?
我们都知道,儒家讲的“爱”一直是有差等的“爱”,就如孟子所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也就是说人只要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这是儒家对于“爱”有差等最为明显的表述,爱是由亲及人。所以说孟子所谓的“不忍”非是出于无私。
如果按照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既然不是出于无私,那只可能是出于“有私”了。不过我这里讲到的“有私”非是贬义。
二,何为“有私”的恻隐?
李宗吾先生讲:“何为恻隐?不过是怵惕之心的放大,故是由怵惕而生出恻隐之心。”而我这里讲到的“有私”就是出于这“怵惕之心”。怵惕也是一种情绪,它的产生可以理解为心理学上的“同理心”,即是人设身处地的理解。
回到孟子的论述,里面讲人见孺子即将落入井中,会生出一种“同理心”,即将自己代入成孺子,由是生出怵惕之心。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完全可以将怵惕之心理解为敬畏之心。
何为敬畏?敬畏便是惧怕。比如有些人惧怕神灵的惩罚,而不敢做亏心事,这就是对神灵的一种惧怕,从而生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同理,人见孺子即将落入井中,在“同理心”的作用下,就生出怵惕之心,这也是人对死亡产生的一种敬畏,一种惧怕。所以我说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便带有“有私”的特质。当然,我要再次强调,这种“有私”不带有贬义,人皆有私心,怵惕就是私心之端,我们应该考其性质来取舍!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