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金刚古寺在哪里(金刚寺历史)

导语:探索发现:毁于战火的千年古刹“金刚寺”与《金刚经》的不解之源

据河南汝州西部的老年人说,现在流行的《金刚经》是唐代女子刘仙姑(刘秀英)撰写的,而《金刚经》与汝州城西十二里的金刚寺有密切的渊源。

消失的千年古刹金刚寺

当地老年人都知道,许寨村附近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金刚寺,又称金钟寺,其遗墟就在汝州市园艺场内。园艺场建于1957年,占地1000余亩,约有三分之一面积的南部陆续建起一些科研场所、工人宿舍及办公楼房。这里也是原来金刚寺所在的位置。

金刚寺原为两个区域——东院和西院。东院东北角有一片和尚塔林,西院西南角也有一片塔林。两片塔林有200多座砖塔,高低参差,肃穆幽深。10年前,在园艺场中间开辟一条便道,南北两端与洛界公路的老路和新路相通。这条便道恰恰也是金刚寺东西两区的分界线。

根据老人们讲述可知,金刚寺西院历史较早,院落较小,房舍破旧,塔林遍布广,砖塔数多;东院院落完整,门楼巍峨,前殿后殿具备,东西厢房配套,神像俱全。

老人们讲,大殿前面有一座石砌高台,高台上矗立一尊4米多高的观音菩萨塑像,身披绿衣,面庞白皙。大殿西侧有一株直径2尺的大松树,松树上缠绕一株紫金藤。紫藤花有药用,男人用了补肾益精,女人用了治疗白带漏崩。观音菩萨像两边各有一通3米多高的石碑,两个大赑屃碑座现在仍然在原来的位置“卧”着。观音菩萨像前面不远处站立着四尊铁质神像——四大天王。其中一尊神像手持一个大铁环(铁绳套),神像脚部与手部有联通的机关。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住机关,神像手中的铁套就会落下正好套住神像跟前站立之人的脖子。四大天王前面就是金刚寺的大门。大门的位置就在现已破旧的职工楼前的院中。

老人们讲,金刚寺的大殿是国民党十三军拆毁的。他们把木料弄走后,大殿就成为一片废墟。解放前夕,破败的一些房舍里还住着苏成、苏亮、春景、秀梅等几个和尚,金刚寺对面(老公路南)尼姑庵中的尼姑与他们常有来往。解放后,残存的一些寺房和神像逐渐被人扒掉。在扒祖师殿时,发现祖师爷像下有一块木板(10x80厘米),上面写着“唵嘛呢叭咪吽”的字样(注:老人说的是“安玛尼,把你轰”。而“唵(ōng)嘛(mā)呢(nī)叭( bēi)咪(mēi)吽(hōng)”是佛教的“六字大明咒”。一直到1958年,金刚寺还有几间破房子,里面还住着三个和尚。

流传至今的金刚寺古刹会

金刚寺有地道通往寺外的荆河岸边,有传言说“金刚寺,通寺头(司屯)”(注:司屯是金刚寺不远的一个村子)。清朝时,曾有一出儿戏,名叫《大闹金刚寺》,唱的是金刚寺的和尚常由地道外出,拦路抢劫或将过路女子强行拉进地道奸污。此事激起民愤,当地侯姓士绅组织壮士冲进金刚寺杀死几名和尚,清理佛祖圣地。据说,这出儿戏写的就是发生在汝州金刚寺的事件。然而,汝州金刚寺的和尚被杀实属冤枉。后来查实,利用地道作恶者并非金刚寺的僧人而是附近村庄的地痞流氓。可是这出儿戏给金刚寺罩上了阴影,使金刚寺长期蒙羞。为了摆脱遭人误解、受人嫌弃的局面,金刚寺和尚议定将寺名改为“金钟寺”,同时铸造一口巨型铁钟,悬挂寺内,常鸣“警钟”。不知什么时候,可能是金刚寺事件完全澄清、不良影响消除之后,那口铁钟被投入寺内一眼水井之中。“金钟寺”又改称“金刚寺”了。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有人要打捞井中铁钟,可能是认为铁钟有价值了或是又想改寺名了。当铁钟被拉到井口时,人们发现铁钟上刻着铭文:“想要金钟并不难,淹死九州十八县。”大铁钟又被沉入井中。这个说法一直流传至今,事情是真是假,钟铭是什么含义,无人知晓。

《正德汝州志》载:“殊胜寺:一名金刚寺,在州西十里,唐神龙乙巳建。”神龙乙巳年(公元705年)是唐朝国力鼎盛之时,也是武则天崇佛达到极致之年。此时,殊胜寺在汝州应运而生,是唐代在汝州所建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之前有建于唐大足年(701年)的官庄洪教寺、王古城鸿(洪)发寺、纸坊龙泉寺、纸坊兴国寺,建于唐永昌年(689年)的临汝镇珍国寺以及城北的白云寺、兴隆寺、仙林寺。殊胜寺取名于佛教词语“殊胜”,有“超绝、稀有、极好”之意。随着“金刚经”的广泛传播和逐渐汉化以及汝州刘仙姑撰写《金刚经纂》的问世,殊胜寺即改名为“金刚寺”。据传说,当年脾山县令刘琴棠之女刘仙姑(刘秀英)常到殊胜寺研读佛教经书,对“金刚经”彻悟神通,最终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写出具有民间特色的《金刚经纂》流传于世。

据考究,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刚经(纂)》是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唐咸通九年(868年)本《王玠金刚经》(原藏敦煌第17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盗骗,现藏大英图书馆)。宋、明时期的刻印本或手抄本《佛说金刚经纂》的内容,大体与英法图书馆所存敦煌文献《王玠金刚经》、《佛说金刚经纂》相同,与清代《直隶汝州全志》记载相一致。遗憾的是,截止目前尚未见到署名刘仙姑(刘秀英)的《金刚经(纂)》版本。但由此可知,刘仙姑所撰《金刚经(纂)》早于《王玠金刚经》100余年,是广为流行的民间版本《金刚经》之母。

汝州金刚寺(殊胜寺)位于洛阳通往东南各地的千年古道旁边,距洛阳仅有200里路程,据汤王街(温泉)20余里,受到洛阳佛教信仰强力辐射;附近是千年古城注城(许寨)和汝州城西十里铺,人脉旺盛;刘仙姑撰写经书,功德殊胜,金刚寺名声大震。可以说,金刚寺得天独厚,盛名远播,香客盈门,发展迅速。据宏大的规模以及200多座僧塔数量推断,在唐宋之时金刚寺的盛况不亚于白云寺(风穴寺),而在明清之季又得到持续发展。金刚寺古刹会是农历四月十五日,期间寺内香火和寺外物资交流无不繁荣。原临汝县园艺场建设时,金刚寺被完全毁掉,古刹会就迁到许寨村,与许寨火神庙会合二为一,会期是正月二十八,但人们仍然把这一天称为金刚(钟)寺会日。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