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拒绝型人格的特征(拒绝型人格的特征)

导语:应用心理学:拒绝敏感性是否会给个体社交适应带来不良影响?

一直以来,想要去获取支持和接纳、避免被拒绝,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人类核心的基本动机之一。那么,根据这种主张,社会拒绝被认为会阻碍人的幸福感,破坏人际关系和功能。

人们对于被知觉到的拒绝所产生的反应一般会有敌意、沮丧,情感上的抽离和退出、猜忌等。

然而,不同的人对于拒绝知觉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知觉的反应都会不同。有些人会很温和、善意地解释那些和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人际事件,并且保持平静。

而另外一部分人会比较容易感知到外界那些并不重要或并不明显的拒绝,并以一种会影响自己人际关系和幸福的过度的反应方式作出知觉到拒绝后的回应,这部分人即为社会拒绝敏感性人群。

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拒绝或冷落,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所有我们所认识或有好感的团体和个人都接纳我们。

当觉察到一些社交模糊线索时,那些拒绝敏感性高的个体倾向于把它认定为即将发生的拒绝,因而提前运用防御机制——先抽身撤离那些会拒绝自己的团体或个人。

在遭遇社会拒绝后,那些敏感性高的个体也往往情绪更为抑郁、消沉或激动、愤怒,同时,也容易变得对拒绝线索更加地敏感和在意,对社交更为回避,一个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社交意愿下降。

长此以往,这种模式不仅会对个体正常的社会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妨碍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由幼稚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期,人际交往是这一时期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生成长课题。

良好的社会交往状况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确立,对其自信心的培养、精神状态的改善、应对压力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的定位及规划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下面将对“拒绝敏感性”这一重要心理因子给予研究,考察大学生的拒绝敏感性特点,探讨拒绝敏感性与自尊、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心理活动机制。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特点分析

研究表明,社交焦虑水平并不存在性别、专业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但有、无工作经验和年级差异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

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要显著地高于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类校内外兼职工作对大学生心理成熟度和人际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们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应鼓励和号召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参加校内、外活动,主动寻找工作机会锻炼自己。

在与不同的人的往来互动过程中,积累社交经验,提高社交技能,使自身习得更为成熟、和谐与健康的人际互动模式。

本科生群体的社交焦虑水平总体上要高于研究生群体。笔者认为最为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更多的本科生处在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早期阶段,跟多数处于自我同一性确立中期甚至是晚期。

已开始学会体验人际关系内涵并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的研究生们相比,会感受和体验到更多的伴随自我意识迅速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心理冲突。

其内部世界日趋复杂,既不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天真直率,又不像成年人那般深沉老练,其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必然会让他们更多地受到社交适应不良的困扰。

因此,随年级的升高,人际拒绝对大学生个体带来的影响与困扰通常会逐渐减少。

而研二年级社交焦虑程度要高出研一和研三年级许多的一个最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研二处于研究生生涯的关键期,无论是学业、科研、亲密感的获得还是职业规划毕业等问题都是这一时期必须要着手去思考或行动的事项。

而同一性尚未完全确立的研究生们可能会面临对自我的再次考虑与探索,对既有人生观、思想价值观的再次检验与修正。

由于人的社会属性,这些工作的完成多半跟研究生个体与他人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密不可分,因此,体现在拒绝敏感性量表上的得分可能会偏高。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源自于研究中样本量偏小,取样范围偏窄所带来的统计学上的偏差。

二、拒绝敏感性与自尊及社交焦虑的关系

研究中拒绝敏感性及其各维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而自尊与社交焦虑间亦呈显著负相关。

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高拒绝敏感性个体的自尊水平要显著低于低拒绝敏感性个体的自尊水平而其社交焦虑程度要显著高于低拒绝敏感个体。这说明,低自尊的人往往拥有更为糟糕的人际关系或者说这些个体很难拥有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

拒绝敏感性高的个体往往拥有较低的自尊水平。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所做出的,相对稳定、一致的评价,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跟高自尊个体相比,低自尊个体往往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来自于他人的可能的拒绝更为敏感和多疑,在知觉到潜在的拒绝后更容易变得沮丧和愤怒并随之出现自我闭锁、回避或逃离潜在拒绝情境、疏远和冷落潜在拒绝对象等反应。

而在这一系列的“逃跑和撤离”行动结束后的一段或很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他们的很可能是自我评价的降低、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怀疑、指向自我内部的沮丧、失望、愤怒甚至是攻击性或替代攻击性行为和反应。

并因此对类似的社交对象和场景产生“心理阴影”,并逐渐迁移、泛化到其他的社交对象和情境中,渐渐可能形成对社会交往的担心、忧虑甚至回避、退缩,社交焦虑就此形成了。

由此可见,长期的人际拒绝及高拒绝敏感性个体对潜在拒绝的过度知觉与情感、行为反应,势必会加剧低自尊者自尊水平的下降及其对新一轮人际交往的不安、担心与忧虑。

而这种焦虑感与不安感反过来又会使个体的警觉-防御体统唤醒水平升高,对新一轮的社会交往活动事先抱有负性的信念与预期。

同时使他们这一过程中也往往更容易紧张、窘迫、羞怯、抑制和忧虑,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侦查拒绝、危险等威胁性信号上。

因此可以说,自尊水平影响着个体的人际拒绝敏感程度和社交焦虑程度,而对人际拒绝的感知与体验反过来会加剧个体自尊的下降及对社交的焦虑,形成低自尊、高拒绝敏感、高社交焦虑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

在自尊、拒绝敏感性对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中,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自尊和情感性需求拒绝敏感性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工具性需求拒绝敏感性和混合性需求拒绝敏感性维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拒绝敏感的早期核心来源是孩童期来自于重要他人的拒绝,即便是到了成年期,也不会脱离这一核心内涵。

只不过重要他人已不再局限于抚养者与照顾者,而是涉及恋人、潜在恋人、好友、潜在好友等可以使个体获得安全感与归属的较多、较复杂的交往对象。

个体与这些对象的交往主要是为了满足其被接纳、被喜爱、被对方认为重要和有能力等情感需求,因此,在拒绝敏感性的三个构成成分中,自然属情感性需求拒绝敏感性与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关系更为密切。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与注意偏向之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它随着个体的成长及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大学生处于由青年早期向青年后期过渡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埃里克森所指出的社会角色获得和亲密感获得阶段,“自我同一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危机与发展课题。

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兴趣和紧迫感,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但具有强烈的自觉理性与缺乏客观性的特点。

自我体验既丰富又复杂,且常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凡是涉及“我”以及与“我”相联系的事物,都往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反应。

他们的自我评价内容更加多样,但同时存在着不平衡性和不成熟性的特点,对自我的认识与外界的评价相互碰撞、交融,在他们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

大学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自己言语和行为的自觉以及对他人言行和态度的敏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解释了本实验中大学生对社交词语存在注意偏向的现象。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