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阴符七术·盛神法五龙(盛神法五龙中每个字的意思)
导语:《本经阴符七术》:盛神法五龙
【题解】
人,有真人,有圣人,更多是普通人。你我凡人,只能向圣人学习。
真人,天生就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先天而知万事万物万理。
圣人,可通过学习实践触类旁通而掌握事物机理,此为后天而知。
如何知道?人有九窍,可感知外界事物。外界事物,以气为载体,通过九窍进入人体内。人体内十二器官,存气之所。所以,九窍为气出入人体之门户。十二器官为气在人体存储之舍。气由外而入,由内而出,此为天人交感。气在人体内运行化育,人有所感,故能有知。
此气,包含哲学概念之气。此心,包含哲学概念之心。心,统摄全身器官。神,主宰气的运行。心气运行之道畅通,其术自显,有所疑虑,可得而解。心术不通,疑惑不解,人不得而知。所以,为保心术畅通,须养神,盛神。
盛神之术,在于静和。安静五脏,和通六腑,五气得养,其术自通,思、虑、神、德不衰,四边威势,无为而无不为。
盛神之要,务在舍神,即神守其心,心得其一。一为变化之端,而后能生二生三,万化由此所出,故能知无不尽。此为盛神之根本。
神盛,圣人可达真人境界,无为而包思虑志意,可行威势。故,不可不盛神。神盛,而后能养志。故,盛神为先。
另,此篇历史遗留难点有二。一为五龙之释义。二为十二舍之释义。以往注解,均显勉强。我在注释中提出新说,供参考。
【白话译文】
盛神,即养神。旺盛人的精神,可以效法五龙。人有五脏之气,神主宰气之运行,心为气之存储之所,德也因气的运行而为大。养神的根源在于道。道,产生于天地之始,道生一,一为万物之始。万物的生养,天地的产生,都是道起作用的结果。道,包容无形化育之气,在天地之先就存在了,人不见其形,人不知其名,故称其为神灵。道是神明的源头,一是万化的开端。德养五气,心能守一,人就能掌握术。术,是心气在道的作用下运行的方法,由神使派。人体的九窍,体内的十二器官,都可称为气的门户,由心所统摄。
天生而知道者,称为真人;真人,能直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需要通过学习实践才能知道的人,叫圣人。圣人通过触类旁通而知道。人的肉体与性命同出于天地间,因后天事物变化影响而有不同。人通过九窍的感通了解外界事物,有疑惑之处,通过心术的运行,就能够清楚明白。术存在不通的情况。若是畅通无阻,五气得到养育,神守其心,这叫做化。能化育五气的,有志,思,神,德,其中,神为主宰。人要保持宁静平和,这样可以养育体内之气。养气可以使志、思、神、德得到巩固,发挥出人的威势来。存气于心,就能达到神化的境界,可以称为真人。真人者,同天道合一,守一能产生和养育万物,怀有上天之心,以道德施行养育,无为而包容志虑思意,而可行威势。士子们,都通晓这个道理。神处在旺盛状态,才能养志。
【文言原文】
盛神法五龙。①盛神(者),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②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③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④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⑤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⑥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⑦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⑧故人与一生,出于物化。⑨知类在窍。⑩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⑪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⑫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⑬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⑭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⑮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注释】
① 盛神——即养神,旺盛人的精神。
法——效法。
五龙——传统说法,将其解为五行之龙。但此说法与前后文似有脱节,不甚妥当。疑受后文“五气”数字影响,以五龙配五气对应。
我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易经》中乾卦第五爻的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大贵之位。
人的内心精神状态有多种多样,盛神就是保持最佳状态,正是飞龙在天的状态。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