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趣味对联大全上联和下联(对联上下联10幅有趣)

导语:历史上的趣味对联之一,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蕴含深刻哲理

提到对联,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对联算得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影响力不可谓不广。对联其实最初不是像现在大家熟知的这样,对联最早起源于桃符(中国古人在新年辞旧迎新之际,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或者画像写在或画在桃木板上,悬挂在门外,是谓桃符),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大家觉得这个桃符太过于单调,平淡无奇,于是就演变成在桃木板上书写吉祥语,后来吉祥语又进一步演变成对偶的诗句,也就是对联的雏形。

据相关资料记载,最早的一副文字春联应该是公元964年,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对联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文人骚客挥毫写下了一副又一副的对联,而且对联的形式也越发的多种多样,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对联形式也应运而生,比如说“重字联”、“回文联”、“拆字联”等等。不过今天文章的主角并不是它们,而是历史上一条经典劝学的“同字异音联”。

所谓同字异音联,顾名思义就是字相同音不同的对联。众所周知,汉字是意音文字,比起西方的字母文字来说,汉字显得更为的复杂与深邃。也正因为汉字是意音文字,就相当于每个汉字都是意音文字系统的“字母”,有着一个或多个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就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所以由此诞生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游戏,同字异音联便是诸多文字游戏里的一种。

明代徐渭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对其有些了解,徐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旷世奇才,在文学,书画,军事等方面的造诣都颇高,不过他的一生却相当坎坷。有人曾这么评价徐渭: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十(实)堪嗟叹。也正是这坎坷的人生,导致他晚年生活相当艰难,拥有着盖世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只得靠卖画和当富家公子的先生维持生计。

在他当富家公子先生期间,为了劝勉富家公子学习便写下了这一副同字异音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乍一看,可能会有点莫名其妙,什么好读书,又不好读书,这不是瞎扯淡嘛,可是你沉下心细品,就能体会到它的妙处: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此联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年轻时候,精力充沛,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等到上了年纪后,想读书却因为精力远不如从前,有心无力,不能好好读书;另一层意思是,家庭有条件可以读书,却不去读书,而家庭条件差的寒门中人想读书却没条件读书。

秒,实在是秒!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