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外部形式是(词项的内涵和外延具有怎样的关系)
导语:词类与词性,兼谈作者的“外面的经验”和“内部的经验”
手头上有一本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的《文心》,我读了前两节,些许解决了我心头上的疑惑,也有点心得。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过去的时候,高小(小学的高级阶段,大约是五六年级)阶段就已经讲到词类了,而且讲得比较实际具体,学生已经具有辨析词性的能力了。这是我们现在学校教育所不及的。现在的部编本,在某些教辅书的里也会注明某字某词的词性,但显然对学生的是没有明确要求的,因为老师从来没有认真地讲过,学生也没有什么印象,留下的只是一脸“蒙逼”,仿若天书。
所以,学校应当加强这一块的教学。词类与词性是词法的基础,如果这一块基本知识的搞不清楚,后面的“活用”与“使动”部分就会使学生掉进云里雾里,迷失到对语文失去兴趣。
以上内容,我是从第二节中获得的启示。第一节中,作者的“内部的经验”这个说法,对于阅读理解很有启示。
第一节的标题是“‘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大文和乐华是新初一的学生,通过一天的学习,这两个人都觉出了小学的课文和初中的课文不同——难。难点在于课文十分“繁难”,不易理解,简直不懂。
我来理一下作者的意思——
小学里所有的国语课文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程度专门编的,而中学里,先生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者是现代人作的,或者是古时的人作的。这些文章本来不是为中学生写作的,是作者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在这些文章当中,会有两部分存在,一部分是“外面的经验”,即:对于所见之物的描写,这些描写靠一个个的方块字来堆积,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到的,比如“天上的星在闪烁”。另一部分就是“内部的经验”,即:作者要将自己的感想织(注意不是写)进去,比如“星在眨冷眼”,从这“眨冷眼”三个字里,我们就体会到作者是动了心思的——我们除了说作者觉得如此外,更别无什么可解释的。
今后学生所遇到的阅读理解题目,要么是现代的大人做的,要么是古代的大人做的。他们不但是大人而且还都是文人,他们更多的是只写自己的内外经验,并不预计着给我们读。这就是一种“隔”。
那么面对别人的“内部的经验”,我们怎么解读?两位先生实际上说得明白——你们不就要成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不至于落伍。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项工作不可或缺,那就是掌握语言的表现规律。无论是现代的大人还是古代的大人,他们所运用和遵从的都是汉语的表现规律,从古至今,这一点是一脉相承的。
在知道了“外面的经验”和“内部的经验”后,我们再来看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的这首诗(曾被很多人嘲笑)。那么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文字的堆砌(“外面的经验”),透过文字之后我们会看到作者的“内部的经验”。
附:(1)语言上,朴素,典型的老百姓的语言,也是典型的当时“识字班”的语言。诗中选了“蛋”“花”“黑”“外”“飞”四个字,教的时候,也是很注重实际实例,从群众中都熟知的俗语、人名、词语中引导、解释。尤其注意的一点是,语言上的生动活泼,让“识字班”的同学,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
(2)形式上,全诗讲了五个字,设置成五节,一节一个字,而且每节五个短语。这样的结构形式,就是完全的当时的老师在授课,领读的形式。事实上,这也是如今我们学校的教学生字的形式。如果你忘记了,你再想一想,教小孩子念字的时候,是不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是这样干的。
(3)意境上,有的人读诗,不注重领会探索意境,失之矣!光看表面的文字,看得懂就是好诗,看不懂就是孬诗,太肤浅了。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作者实际是描摹了当时识字班、生字课的课堂实录,这种实录的意义是什么呢?一是对一种美好学习经历的回忆,有的同志说是“自嘲自娱”,我是没看出来,因为字里行间是一种喜悦、昂扬、振奋的气概;二是记录了那个特定阶段的特定的教育组织形式——识字班,这是非常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