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是真的吗(郭嘉的十胜十败是什么)
导语:揭秘郭嘉“十胜十败论”:是对曹操的奉承,还是真正的客观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究竟说了什么。
郭嘉的,仿佛是对一个时代的高度概括
一、袁绍繁琐的礼节太多;您顺应自然,不拘泥于繁文缛节,这是道胜于他。
二、袁绍以反叛汉室的动机出兵;而您则以复兴汉室的名义征战,这是义胜于他。
三、东汉的灭亡,主要就在于对下级管理的宽松。袁绍的管理制度就过于宽松,不能产生震慑力;而您以严治政,全军上下都依法行事,这是管理上胜于他。
四、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对所用之人也多有怀疑,重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表面看来平易简单,而内心明察秋毫,用人从不怀疑,不管亲疏远近,只要有才就大胆使用他,这是度量上胜过他。
五、袁绍善于思考却很难做决定,优柔寡断贻误战机;而您决策果断,执行高效,应变能力强,这是谋略胜过他。
六、袁绍世代公卿,喜欢用高谈阔论显示自己的高贵,因此投靠他的多为会吹捧装裱自己的人;而您诚心对待别人,不贪图虚荣,自己厉行节俭为下属做出表率,对待有功之人却从不吝啬,因此忠诚、正直、有远见、有真才实干的人都愿意投奔您,这是道德选择上胜过他。
七、袁绍对见到的饥寒之人非常怜悯,对看不到的却考虑不到;而您对于眼前的小事不拘小节,而在大事上却毫不疏忽,忧国忧民,对天下的饥寒贫民都施以恩惠,没有疏漏,因此声望远远超过袁绍,这是仁德上胜过他。
八、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四起惑乱视听;而您用道义教导下级,不让这种勾心斗角互相夺势的事情发生,这是您明智上胜过他。
九、袁绍是非不分赏罚不明,而您认为是对的事就以赏赐来推行它,错误的事就依法处罚来纠正它,这是管理文化上胜于他。
十、袁绍喜欢高谈阔论,并不懂得兵法的要领;而您打仗可以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士兵都信任您,敌人都惧怕您,这是武略上胜于他。
乍一看,郭嘉的“十胜十败论”,通篇都是对曹操的赞美,对袁绍的贬低,让人不禁怀疑,郭嘉是不是有意故意吹捧曹操,让曹操心花怒放,从而达到说服曹操出兵的目的呢?
袁绍看上去实力强大,实际上只是高谈阔论,内部问题重重
其实仔细品读,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刻画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袁绍的形象。说真的,我不觉得一般人能够把袁绍看的那么透彻。
从史料上看,袁绍真的不愧是“人中龙凤”,他相貌英俊、气质威严,少年得志,二十岁便担任濮阳县长,他早年广交各路人士,响应何进的号召谋诛宦官,讨伐董卓,随后击破公孙瓒、袁术,统一河北,一时间声名鹊起。何况袁绍以宽宏大量、好待宾客的形象示人,本人又形象出众、威武不凡,在三国乱世中,似乎让人感觉袁绍是真正的“当世英雄”,德才兼备,曹操无论在个人影响力还是手下力量方面,都难以与袁绍相比。
那么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究竟是看破了袁绍哪一方面的问题呢?
其实,郭嘉虽然提出了“十胜十败论”,但袁绍的这个“十败”,其实大部分都是围绕了袁绍集中在一个方面的问题——爱慕虚荣,喜弄声势。
曹操历经征战,终于成为主导三国风云的人物
袁绍礼仪繁多,“管理宽松、宽宏大量”,标榜富贵,喜欢高谈阔论,都是袁绍注重表面修饰,刻意营造自己出身不凡,又能礼贤下士,胸怀宽广的表现。但实际上呢?袁绍不通兵法,内心多疑,优柔寡断,是非不分,并非发展内心体恤饥寒之人,部下团队矛盾重重。看不透的人,会觉得袁绍高人一筹又能体谅他人,是非常体面的大人物,但在袁绍风光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重重问题。
相对而言,曹操就要“务实”得多。袁绍更多是做出能让外界评价很高的模样,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得到外界的好评,而曹操能从客观规律与真理的角度出发,注重“练内功”,“厚积薄发”,注重积蓄力量,趋利避害。
因此,导致袁绍势力表面上欣欣向荣,实际上问题重重,而曹操的势力却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强盛。
以袁绍和曹操不同的做事风格,若是荀彧、荀攸这种心思缜密却又低调内敛之人,恐怕很难得到袁绍赏识,唯有在明察秋毫的曹操麾下,荀彧、荀攸等务实理性之人,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非凡才华。
因此,其实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绝不是郭嘉作为臣子对于曹操的吹捧,而是郭嘉在先后为袁绍、曹操效力,对两人有了充分了解后得出的结论。以郭嘉的敏锐观察力和思考力,恐怕内心早已对袁绍、曹操两人的真实性格了然于心。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