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面条河南人的食魂怎么做(河南人面条)

导语:面条,河南人的食魂

面条,是河南人的食中之王。

在河南,无论城市乡村,或者男女老少,面条成了不分地域、不分人群,看似普通却又不凡的“拳头”之食。

面条既是河南人的家常饭,也是河南人的待客饭,它,让河南人常吃常想,常想常做,常做常新。

面条,伴随了每个河南人的一生。

01、河南人,几乎是吃着面条长大的

不少河南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天不吃面条,感觉吃什么都没有味;三天不吃面条,就像丢了魂似的。

河南人吃面条,百吃不厌,万吃不烦,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河南人的胃,至少有三百天是被面条养起来的。

河南人,无面不欢,一碗面,便是一顿餐,从小吃到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上学的娃娃中午放学回家后,大人也不问吃啥,直接做上一大锅面条,让孩子吃得狂欢;

干了大半天农活,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响,回到家,一大海碗的蒜汁捞面下肚后,那个爽劲难以用词来形容;

发烧感冒没有胃口,家里人也用不着绞尽脑汁,和上一团面,擀出又薄又细的面条,做成一碗葱花面,再滴上几滴小磨香油,本来没有胃口,瞬间就能扒个底朝天;

到了生日这一天,无论老少,吃一碗面条,那是潜规则的标配,意味着长寿和吉祥;

面条好吃,而剩面条更好吃。在河南,不少人家在做面条时常常会多做一些,把吃不完的留到下顿热了再吃。面条热三遍,给个皇帝也不干,这就是河南人的口头禅。

面条不仅是河南人的家常饭,大众饭,而且也是待客饭。

到河南作客,酒足之后,主食就是一碗面条,既养胃,又顶饿。

而河南人到了外地,没有什么比一碗面条更叫人倍感亲切。如果招待河南人,山珍海味恐怕也比不上一碗面条,那是河南游子们最难忘的家乡味。

面条,是河南人最平凡的记忆,也是最亲切的味道。

02、面条在河南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面条在我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宋代之前,面条被称之为汤饼,宋代之后才叫面条。由于面条形如长条,因此,面条还有长寿之说。

河南古都开封,是宋代的皇城,历史上曾被称为“面条之都”。那个时候,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商业街,开封古城那鳞次栉比的食肆中,面条成为领潮的主流饭食,其做法就达30多种。最著名的有罨生软羊面、桐皮面、菜面、百合面、盐煎面、素骨头面、炒鳝面、笋泼面、卷鱼面、耍鱼面、银丝冷淘、蝴蝶面、水滑面、三刀面等。这些做法各异的面条,为宋都的餐饮业增添了光彩。

另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鼻祖——伊尹,就诞生于开封杞县的西空桑村。现在广为流传的三鲜伊面,据传就是他的发明。

所以,面条在河南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在河南厚重的饮食文化史上,面条作为一种大众饮食,也贡献了浓重的一笔。

03、河南面条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口味颇多

由于河南人对面条的无限热爱与情有独钟,所以在面条的做法上也是花样繁多,而且烹饪出的口味也各有不同。

河南人在面条的食材选择上非常广泛,不仅有小麦面,而且还有绿豆面、黄豆面、高粱面、荞麦面和红薯面等各种杂粮面。

从面条的形状上来说,有圆有扁,有粗有细,有宽有窄,而且还有菱形的面叶等。

在面条的吃法上,河南人真正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可以煮着吃,炝着吃,捞着吃,还能蒸着吃,炒着吃,焖着吃,就连吃个火锅,或者吃鸡吃鱼,也少不了面条的“参与”,开封名吃“鲤鱼焙面”,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对于做出来的面条,河南给起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有鸡蛋捞面、肉丝炝锅面、炒面、焖面、笼面、葱花面、糊涂面条,还有番茄面、砂锅面以及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尤其是粉浆面条,集酸滑咸香于一身,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风味。

河南人对面条的传承和创新,构成了一种特有的面条文化。

04、河南人喜欢吃面条,催生了挂面工业的蓬勃发展

旺盛的消费需求,往往可以催生一种产业的诞生。面条在河南的巨量消费,也催生了挂面工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快捷、便利成了当今消费者的一种时尚选择。而喜欢吃面条的河南人,天天手执擀杖的费时费力显然已经落伍了。

为了解决吃面条的便捷问题,河南一些从事食品加工生产的精明厂商,早早调转船头,开始布局挂面条的加工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挂面的产量、品牌、以及知名度已经遥遥领先。著名的品牌有南阳的想念,郑州的博大、白象、金苑、三全和思念等,还有漯河的雪健,驻马店的豫花,新乡的仙力,商丘的科迪等等。

随着挂面的普及,喜欢吃面条的河南人,尤其是在地里忙了半天农活、饥肠辘辘的农民们,回到家里后,再也不用忙着和面手擀了,支上锅后十几分钟就可以吃到喜爱的面条了。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