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山居古诗一间茅屋在深山(一间茅屋在深山全诗拼音)

导语:山间“一茅屋”,胜繁华数间舍

山中岁月

冬天的寒冷被柔柔的春风吹开

你看,后山的枯草翻绿完成

你听,山林间的叶儿在欢笑

孤单、独特是它

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因绿树掩映,不注意看的话,无法从遮住的门头窥见全貌,以为只是一扇门,但是,抽芽的绿树间,还是透出了一些端倪。于是,我惊喜地发现这原来是一处废弃了的园子。

翘起的檐角下是个简单的门框,有些红砖,嵌着黄砖,这风格类似古建筑的宫廷风,上面的“智林园”三个字倒是很清晰。如果停留的话,思想不禁会放飞:这究竟是一处怎样的存在?会让它荒废。在这样一个风景绝佳,幽静空旷的地方,不该实现属于它自己的繁华吗?为何没有人开发与认同它的价值呢?

好奇的我,开始搜寻各种资料,不过可惜关于这个“智竹园”的资料实在少之又少,只知道以前是一个外国人的疗养之地,亦无处探究真假。我们走过时总忍不住要去看一看,因为头顶的暖意而伸了伸懒腰,余光未发现有任何变化,就继续往前走。

特别、悠闲是它

继续在三峰闲转,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民舍就出现了,朝南朝北、向东向西也是因地制宜,却一点都不突兀,山里人将地理运用到了极致,外加随处可见的绿树、鲜花、蔬菜,倒让我恍若置身与厦门的鼓浪屿民居。

一路走,一路看,房子一般都是三层的,但是由于朝向的不一致,倒让依山而建,靠树而起的房子显得错落有致,比整齐划一的存在多了一种山间独特的味道。

房子只是外在,更可贵的在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优越感,出入车子可以直通家门,日出而晒,日落而息,一条条林荫大道有延伸感,也在静谧中感受到了便捷、安宁。

现代人,高节奏、快频率,在三峰天然氧吧里,如果有这样的一处“茅屋”,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应该都能肆意放空吧!

有时,过眼云烟的繁华抵不过青山绿水的云淡风轻。

身处繁华,心期宁静,愿你我皆能遇到心中的“东篱”。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