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缠丝法的六种运动形式是什么(太极缠丝功的基本练法)
导语:太极缠丝法的六种运动形式
太极缠丝法的六种运动形式:
1我们将自转的缠丝定义为顺逆缠丝,将公转的缠丝定义为里外、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缠丝,将配合其它劲力只自转的很小幅度的缠丝定义为小缠,将配合其它劲力只有公转的大幅度的缠丝定义为大缠,将手、肘等身体部位配合步法的进退形成的缠丝定义为进缠和退缠。其中里外、上下、左右、前后、大小和进退的概念十分明确,不再赘述。
2我们对陈鑫提出的六对缠丝进行了明确的分类,解决了前人未明确解决的问题。完全按照陈鑫先生《图说》所提出的缠丝法进行定义和明确,是对缠丝法进行了真正的条理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类方式虽然是首次明确提出,但不是什么创造,因为陈式太极拳里就有这些东西,只是为了学习方便进行的分类,拳势中的缠丝运动是这六种缠丝的综合表现形式,是随机的、复杂的。
3陈式太极拳的缠丝要求的在节节贯穿地整体缠丝,相对的就是局部缠丝。从局部缠丝到整体缠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五行通臂缠拳、八卦掌、形意拳、六合八法拳、少林圆功禅拳等拳种都有局部缠丝,甚至整体缠丝,但拳种不同,其运行形式不一样而已。八卦掌运用八卦理论指导缠丝法的训练和应用,形意拳运用五行理论指导缠丝法的训练和应用,圆功拳用转法轮理论为指导,故表现的劲力多种多样,唯以太极阴阳平衡理论为指导的缠丝法才能培养并表现出太极缠丝劲。
4缠丝法是一种技击的方法。缠丝法以训练横向小肌肉群块为主,与日常曲伸运动的大肌肉群块不同,其效果是增强肌健和筋膜的生理效能,在大肌肉块相对放松的情况下形成特殊的爆发力和敏感反应力。单手臂的螺旋劲,双手的分合劲、杠杆劲、力偶螺旋效应等等,手肘与膝足腿的配合形成的诸多技法。即使没有太极内劲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技击效果。
5缠丝法的表现形式即太极十五势。传统的是太极十三势,这里提出十五势是依据河图其数十五的原理增加了二势的,这在太极门内都是知道的,但只是没有人重点明确公开说明而已,太极十五势即阴阳五行八卦。种种太极之病,皆不知阴阳而起,王宗岳《太极拳论》仅对解决双重问题,提出“欲避此病,需知阴阳”,太极之病决非仅“双重”一种,陈鑫在《图说》中提出“太极三十六病”,顶抗丢扁、俯仰晃摆等诸病,皆是不知阴阳所致。因此在这里提出阴阳为首,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的,若能了知阴阳,太极拳必将有质的提高。
6缠丝法是依照经络理论的运行中气之法。即是以十二经脉加任督带三脉共十五条经脉运行中气,也是以导引十五络脉为主的一种行气法门(参详河图十五之数),效果是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间气的横向流通。这与血管建立旁路相类似。气如流水,经脉如江河,络脉如溪流。道门导引行气之法,一般是依照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流注,进行导引,以加强气的功能,但络脉、孙脉等内的气的流注多不关注。陈式太极通过特殊的螺旋运行、加强了络脉和孙脉等内气运行。通过腰部螺旋运动,加强了丹田气海的生理功能。缠丝法以穴位关照为主,以阴阳合和为原则,实践证明不会出现有些练习者担心的“气乱入魔”的现象。
7陈鑫在《图说》中仅列举了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对十五络没有详细说明。现详细说明。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是有规律的。
十二经脉的分支络脉由于由络穴分出,故均以络穴命名。十二经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别走于阴经,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由络穴分出后分上下两支:十二络脉一支向下走向与本经脉阴阳表里相合的经脉,而达四肢末端,加强了阴阳经脉表里相合的关系,另一支向上走在本经脉循行部位的浅层,可到达头面部,也可进入胸腹腔走在脏腑之间。
任脉之络由络穴分出后散络于躯干部之前面胸腹部而下行;督脉之络由络穴分出后散络于躯干部的后面腰背部而上行,直达足太阳经头项部;脾经之大络由络穴分出后散络于躯干部的侧面胁肋部。
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任脉的别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列缺、通里,内关、外关关系到腕部缠丝的劲力转换,支正与肘、肩的劲力相关,鸠尾与涵胸相关,长强与尾闾中正相关,足之络脉与腿部缠丝相关。请习者多多细心体会其中的玄妙之处。
十五络脉歌:
人身络脉一十五,
我今逐一从头举:
手太阴络为列缺,
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
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
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
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
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
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
阴任之络为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
十五络名君须记。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