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永字八法中的勒是指什么笔画(永字八法中被称为勒)

导语:永字八法2——什么是勒,什么是策,写法有什么 区别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33——永字八法2

1.永字中的横笔

好,继续讲解"永"字八法。今天讲"永"字中的横笔。永字中有几个横笔呢?这要看看它是怎样演变而来的。篆书中的永字是没有横笔的。演变成隶书就有三个横,第一横后来缩成了点,隶书的一横变成一点很常见。在真书产生以前,草书中早就有这样的例子了。譬如"夏"字的第一横变成草书,那就是一点。"示"字边第一横到了草书也用一点。

"永"字三横,去掉第一横用点,还剩下两横,直到今天,标准体(就是印刷体),"永"字还保持这两横。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重复笔画,"永"字八法变成"永"字七法了。

好在书法是手写体,不是印刷体,在书法中这两横是做了艺术处理的。举例来说,从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来看,上面一个横,基本上是平放的,六号位,下面一个横,是斜置的,三号位,俗

称一挑。

但这样的讲法还是不大好,为什么呢?你看智永《千字文》中的"永"字,他写这两横的方向,就是差不多的,都是三号位。

而且讲笔画姿态,属于笔势,不属于笔法。你看智永的弟子虞世南,写这两笔的走势就和老师不同。很显然,当时没有什么规定。到张旭训练学生,"始弘八法",这两笔才做了规定。

"永"字八法是讲授笔法,所以这两横主要是从笔法上区分的。

从笔法上怎么分呢?很简单,一枝毛笔两个锋,一根用尖锋去写,另一横用侧锋去写,区分尖锋、侧锋是用笔的根本技法。"永"字八法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区分两个横的。

2.勒和策

我们来看看《玉堂禁经》怎样规定这两横的写法。

第一个横是"永"字八法第二笔,用尖锋写,叫"勒"。《玉堂禁经》这样说:"勒不得卧其笔。"什么叫"卧"?就是躺下、伏倒。毛笔一卧倒,当然就是用侧锋了。这里说"勒不得卧其笔",那就是"竖管直锋"。《玉堂禁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写勒用尖锋不用侧锋。用尖锋写,就是趯锋,又称鳞勒。所以这一个叫"勒",就是指鳞勒。第十七课已经讲过了。

根据韩方明等人的记录,"永"字八法不是张旭的发明,它在汉末已经有了。张旭只是重新解释了"永"字八法,你看唐初李世民《笔法诀》,关于"勒"有三句话:"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这两句的意思,17课中解释过了,下面还有一句,"合勒处勒,'士'字是也。"这是说应该用鳞勒的地方就要勒。好像"士"字有两横,其中一横就可以用勒。

"永"字八法第二个横,是第五笔。用侧锋写,名叫"策"。

《玉堂禁经》这样说:"策须背笔"。(还有一个注:仰而策之。)前一句是讲用笔技法,后一句是讲走势,向上走,称为仰。

什么叫"背笔"?你看得见的笔锋是"面",你看不见的,就是笔锋的"背"。

当你写"策"的时候,是向三号位走,行笔"仰而策之",用的就是笔锋之背。这句话一讲,意思也说明确了,策是用侧锋写的。

唐太宗《笔法诀》,关于"策",也有两句话:第一句是"策须仰策而收",没有说"背笔",只说向上。也就是只说了笔势,没有说笔法。第二句"合策处策,'年'字是也"。这"年"字有三横,究竟是哪一横应该策,没有说清楚。

张旭删繁就简,补充了"背笔",也讲了笔势,意思就比较完整了。

简言之: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横,勒和策,勒指鳞勒,用尖锋写,也就是趯锋。策指向上,仰而策之,用侧锋背面写。

3.勒的写法

我们现在来具体讨论一下,勒是怎样写的。

3.1勒的起笔

勒用尖锋线,以前说过。下笔可以直下,称为驭锋。直下理论上得到一个圆点,然后把这个圆点移动,那就是鳞勒了。

但是讲到具体写"永"字,第一点写完后,尖锋移动到第二笔,手腕在空中做的是平移动作。这时候下纸很难垂直,像这样的情况,就要有个变通。先用侧锋入纸,然后扶直笔心趯锋。从理论上说,入纸起笔可以用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但经常见于写"永"字的,是两面换。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以及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永"字,都是两面换起笔,这是最常见的。不过请注意,他们这两个横,行笔都是用侧锋。下面的策,也是用侧锋的。

到了唐代,有些书法家写的"永"字,用尖锋就多起来了。你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等。他们"永"字第二笔这一勒,就是用尖锋的。至于行笔的方向,向六号位还是向三号位,反而次要。张旭和他们的年代比较相近,"永"字八法的改进可能就是受他们的影响。

《"永"字八法详说》有这样一段对话,学生问:"勒不言画而言勒,何也?"就是说:"为什么不叫横画,要改成叫勒?"老师回答说:"今止言画者,虑在不趯,一出便画,则锋拳而怯薄也。"就是怕你一行笔没有趯锋,"锋拳"就是笔锋弯曲起来,结果线条变成了扁平的侧锋线。容易产生"怯薄"的毛病。老师又说:"夫勒者藉于竖趯,趯则笔劲涩,无其流滑,微可称工矣"。这是说"勒"用竖管趯锋,趯锋可以避免流滑。可见"永"字八法这一笔意在训练用尖锋。

3.3勒的收笔

尖锋线收笔,在17课中已经讲过了,大家可以去温习一下。

因为尖锋和纸面有摩擦力,趯锋时笔心会有一些弯曲,收尾时,只要做一个扭直笔心的动作就可以了。

4.策的写法

第四讲,讲讲策的具体写法。

4.1策的起笔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一策,三面换起笔,智永《真草千字文》"永"字的策,是两面换起笔。两面换和三面换,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三面换只是入纸早一点,所以多一段。两面换比三面换慢一点入纸,少了一段,仅此而已。

4.2策的行笔

策的行笔,是用侧锋。而且刚才讲过,是用侧锋背后的一面写出来的。从王羲之和智永这两个字来看,用侧锋是拖

不是推,有些书认为是推,我不赞成。

4.3策的收笔

"策"的收尾,很多人心目中的"策",就是尖尾巴的一挑,其实我前面讲了,"永"字八法中的"策",只是向三号位的横笔,尾巴未必是尖的。尖尾巴只是一种情况,也可能是圆尾巴。王羲之和智永写这一笔"策",收尾都有一个很大的节点,用来连接下一笔长撇。有关怎样连接的问题,这个我今后会讲解。

5.练习

现在布置一个练习。为今后写"永"字做准备。

一横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以《阴符经》中这两个"三"字为例,一共六个横,六横全部不相同。通常短横比较粗一点,用侧锋写,长横比较细一点,用侧锋一分笔或者尖锋写。

张旭写横也是这样,注意他的长画用尖锋写。非常结实,绝无怯薄的毛病。

我们也来试一试,请你写一个"二"字。

第一笔短画,两面换起笔,用侧锋拖,顿笔收圆尾。

第二笔长画,两面换起笔,扶直笔心趯锋行笔,最后收直笔心。

好,先来写中线。第一笔,左—右—左—右,等下这一笔用侧锋写。第二笔,左,竖直笔,好,趯锋,扭回来。好,现在加粗点。左—右—左—右,顿笔写圆尾。第二笔,左,竖直笔管,趯锋,到最后扭回笔心,笔心直了,就可以了。

看看这是刚才写的。反面可以看到鳞勒的情况。

本节要点:

张旭的"永"字八法两横为勒和策。

勒用尖锋线,竖管趯锋。

策用侧锋线,用侧锋背面拖。

要点解读:

思考题:

"勒"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六号位?尖锋收尾可不可以加其他动作?

"策"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三号位?它可以用挫笔收尾吗?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林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