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山水诗(杜甫写山水的诗句)
导语:杜甫一首山水诗,尾联巧妙错觉生动形象,颈联更是名句
您在读古诗时,有没有注意到“疑”字?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比如,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还比如,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这三句诗是公认的好诗,好在哪里?
谁都看得出来,当然是好在尾句,正是诗人的错觉,把事物写活了。
这三句都看起来很简单,因为它们描写的事物比较单一,只需要找到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即可产生错觉。
但如果是包含多个事物的场景呢,如何才能让人把一个场景错认成为另一个场景?
两个不同的场景,既要感情相似,又要环境相似,这就非常困难。
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就是这样一首诗,诗人明明在山林之中,却错以为自己在船上,他又是如何产生这种错觉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公元753年夏,杜甫和好友郑虔到何将军山林游玩,写下了十首山水田园诗,这是其二。
水潭
首联,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千章,千株大树。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微风吹过百顷水潭;水潭岸上有千株大树,夏天让人感到清凉。
这两句描写了何将军山林的整体环境,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季节是夏天,这个地方树木高大,让人感到清凉,这是触觉描写,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情。
其次,“百顷”是夸张的手法,形容水潭面积很大;而且有风吹过,微波荡漾;另外,“千章”,形容树木高大而且数量很多,这些景物都是在为尾联的错觉做铺垫。
我们继续读颔联。
黄莺
颔联,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卑枝,低矮的树枝;接叶,树叶繁茂,一片接着一片。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低矮的树枝因为结了果实显得更低;繁茂的树叶因为有黄莺筑巢显得更加幽暗。
这两句写得非常巧妙,但不太好理解。
有人认为,“卑”字已经表示树枝低矮了,为什么还要用“低”字呢?
其实这两句中的“低”和“暗”,含有递进关系:树枝本来就很低矮,因为结了果实,显得更低了;树叶本来就很繁茂,因为有黄莺筑巢,显得更加幽暗了。
前一句很好理解,后一句,为什么黄莺筑巢就会显得更加幽暗呢?因为黄莺这种鸟非常胆小,通常只会在幽僻的地方筑巢。
这两句都是侧面描写的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树枝的低矮和树叶的繁茂,这两种景物也是在为尾联的错觉做铺垫。
但妙就妙在,这两句并不只是单纯的写景,“结子”和“巢莺”都是诗人见到的美好事物,这是视觉描写,再次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情,感情加深一层。
我们继续读颈联。
水芹
颈联,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银丝脍,指切成丝的生鱼肉;香芹,指水芹。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新鲜切成丝的生鱼肉;用山泉水熬的香芹羹。
这两句是描写美食的千古名句,诗人通过短短10个字,写出了两道菜。
只从字面上看,这两道菜简直让人流口水。
其实非常普通,前一个是生鱼丝,后一个是水芹熬的羹(类似粥),但诗人为什么能写得这么诱人呢?
因为诗人运用移觉的手法,“鲜”是视觉,“银”也是视觉,这两个词形容同一道菜,却形成了味觉上的感受;“香”是嗅觉,“碧”是视觉,这两个词形容同一道菜,也形成了味觉上的感受。
诗人从味觉上感受到了食物的鲜美,这又一次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情,感情又深一层。
当然,这两句话也不只是烘托感情,“鲫鱼”和“水芹”也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水中的食物,这也是在为尾联的错觉做铺垫。
读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前三联:
(1)从感情上来讲:诗人分别通过触觉、视觉和味觉对环境进行描写,不断加深自己的愉悦心情;
(2)从景物上来讲:首联,水潭面积大、微波荡漾,树木高大而且数量多;颔联,树枝低而且树叶繁茂;颈联,食物来自水里。
那么,这些景物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我们继续读尾联。
行舟
尾联,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柁楼,指舵楼,行船时掌舵的地方;越中,今天浙江地区。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反而怀疑自己是在船的舵楼底下吃晚饭,仿佛正行舟在越中。
您看,诗人明明在山林中,为什么会怀疑自己在舵楼底下呢?
原因就是周围的环境与船上的舵楼底很相似:树木高大、枝条很低、树叶繁茂,四周被树木包围,视线都受到阻碍,唯独只能看到旁边的水潭一望无际,在舵楼底下也是如此。
那么诗人为什么认为自己在越中行舟呢,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原因就是,水面微波荡漾,这类似行舟的情景,而且食物都是来自水中,这也符合行舟的情景,更重要的是,诗人心情愉悦,与曾经漫游吴越的心情非常类似。
您看,不仅环境与当时漫游吴越时相似,而且心情也很相似,所以诗人很自然地产生了错觉。
此外,而诗人漫游吴越时,无忧无虑,此时与当时的情景相似,这又侧面反映出诗人此时无忧无虑的闲适心情。
这就是诗人巧妙的构思。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