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概况图(西汉和东汉墓葬区别)
导语:西汉与东汉时期、曹魏时期、西晋时期,薄葬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薄葬西汉与东汉时期
汉代的厚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使汉代的丧葬制度,在秦代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完善。先秦“以死为生”的礼制至今仍为人们所关注。死者被掩埋,建坟,祭奠活动等,形成了一套宏大而复杂的札仪体系和风俗。
从墓葬的形态来看,帝王贵族的墓葬大多有巨大的土墩,即封土,庞大的墓室建筑和各种墓室。一般来说,汉代帝王陵除文帝霸陵以外都筑有高大的坟丘(覆斗形)。在洛阳邙山陵墓区,也有金缕玉衣出土。“东汉时期帝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这些都是厚葬在汉代的具体体现,能概括为墓葬规模大,坟墓范围广等。西汉时期,厚葬不仅体现在墓葬方面,在随葬品方面,厚葬之风更加明显,墓内随葬品极为豪华,东汉时期,光武帝曾下诏禁止耗空家财厚葬,一些地方官员也下令禁止厚葬,东汉上蔡就有过“禁人丧葬不得奢长”的命令。
但是这些命令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东汉光武帝曾叹:“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富者奢僭,贫者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在东汉时期厚葬之风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已有薄葬的迹象出现。这样的情形到了魏晋时期发生了变化。魏晋时期是中国丧葬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东汉末年,董卓发动叛乱,诸侯割据,战乱频发,这导致了厚葬的物质基础遭到破坏。且百姓因为战乱,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对待丧葬一切从简,“时民间丧事,多不遵礼,朝终夕殡,相尚以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传统的厚葬观念发生转变,薄葬成为社会丧葬文化的主流。
曹魏时期
高等级墓葬,就帝陵、诸侯王陵而言,结合目前勘探的洛阳西朱村,发掘的西朱村 、曹操高陵,墓葬形制方面,地面无封土,墓道多东向,墓圹内收 7 级台阶,墓室由砖(或石)构筑,主体为方形前后室,墓内设置有帷帐,仍以同室合葬为主;随葬品方面,以陶质明器为主。如西朱村陶器有日用器、祭奠器、明器、动物俑、侍俑,另有铁帐构、石帐座,刻铭石牌等。列侯墓,如孟津大汉冢 (曹休墓),墓葬形制方面,除墓室为前室方形横向券顶多室墓外,其余则与其他高等级墓略同,而随葬品区别主要在于有无刻铭石牌。等级较低墓葬,
洛阳地区如洛阳涧西 、巩义站街 ,墓葬形制方面,墓道东向或南向,墓道也有内收台阶,墓室均为方形前室、纵长后室前后室砖墓,前室内均设置有帷帐;随葬品方面,陶质模型明器如(房形)、灶、井、磨、碓、灯、炉,动物俑类鸡、狗、圈厕(猪),人物俑男女侍俑,祭奠器除陶方案、圆案、盘、耳杯、樽外,还有漆方案、圆奁、方奁、樽等。以上可以看出洛阳地区受魏制的影响较大,其基本内涵,墓葬形制方面,以前室呈方形的前后室砖墓为主,高等级墓葬墓圹内收多级台阶,墓壁砖墙较厚,多在“四尺”左右;随葬品方面,以模型明器、祭奠器、动物俑类、人物俑为主,新增以四系罐为主的各种陶、瓷罐类。
高等级墓以“刻铭石牌”最具等级色彩。等级较低墓葬,则墓圹无内收台阶,或台阶数量更少,墓壁砖墙一般较薄,多厚不足尺。另一方面,此时不管是高等级墓还是低等级墓,受薄葬风气影响,随葬品大多都是陶器。
西晋时期
有关晋制概念的提出最早始于俞伟超先生,之后围绕汉制向晋制的转变先后经由韩国河、吴桂兵、刘斌等几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研究,先生们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于“晋制”的有关认识。
高等级墓葬,结合勘探的帝陵崇阳陵、峻阳陵,发掘的帝陵陪葬墓偃师四方砖厂 M1、M2,六和饲料厂 M4,枕头山 M4、M5 等进行分析。墓室规模:“偃师四方砖厂 M1 墓室长 6.4、宽 3.9、高 2.7 米,M2 墓室长 4.9、宽 1,76、高 1.9米,六和饲料厂 M4 墓室长 5.5、宽 2、高 2.1 米,枕头山 M4 墓室长 4.7、宽 1.9、高 1.9 米。”合葬方式除个别情况外,基本均为异穴合葬。随葬品出土方面,此时期的墓葬除高等级墓中存在象征身份的随葬品,其他方面随葬品与低等级墓并无差别,都大量使用陶制品作为随葬品。综上分析,薄葬在洛阳地区魏晋时期的各个社会阶级均中有体现。现在发现的曹休墓、正始八年墓等曹魏时期的贵族墓,墓室顶部基本不见封土,与汉代贵族墓葬相比,形状为中轴线,室两边有耳室或侧室。这种布局结构相对来说简化了不少。
墓葬形制方面,墓道的台阶数量较少,比着东汉时期,甬道只是有双重石门或砖封门,哪怕是出现的高等级墓葬,也不封不树。随葬品出土数量方面,洛阳地区魏晋时期以陶和瓷、四系罐与双系罐等各种日用器具为主。还有一些陶质模型明器、祭奠器、动物俑、人物俑、出行组合,及陶、瓷质日用器等,典型器物群以牛车、鞍马、武士俑、男女侍俑、镇墓兽为核心。金银玉器之类的随葬品基本没有。不像东汉时期动辄上千的玉器金银首饰珠宝出土。墓内设计简单,也基本没有像东汉时期大量的汉石画像墓或者壁画墓出土。哪怕是在高等级墓内的陈设也相对简陋。墓室的数量减少,规模也相比东汉时期小了许多。西晋时期的墓葬多为单室墓,逐渐代替多室墓,基本不见耳室和侧室,也不见封土。
随葬品方面与曹魏时期大致相同,随葬品数量减少,金银玉器等不多见。而且多不见大的封土堆,也就比较曹魏时期来说,多了一下墓表和碑刻。因曹魏时期有“禁碑”的规定,所以这点可以作为曹魏墓葬与西晋墓葬断代的一个标准。然而,与汉代厚重的墓葬相比,洛阳地区魏晋时代的墓葬大多在薄葬。总体来看,魏晋时期是中国丧葬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传统的厚葬思想在这时受到全面的挑战,薄葬成为社会丧葬文化的主流。
薄葬的原因魏晋时期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殡葬的薄厚。东汉末年,从董卓之乱,到董卓被杀后的几年,列强豪者们分崩离析,开始相互攻击。没有一天安宁太平日子,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事件,以致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曹操统一北方后,虽奋斗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但经济状况并未恢复到魏末汉代的水平。不仅一般劳动人民不富,而且很多高官贵族的经济实力也很有限。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薄葬之风容易产生。曹操之所以禁厚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当初的社会经济形势。西晋时期,社会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有了肯定程度的繁华,但与汉朝相比,经济还最薄弱,国力也不强,所有统治者想方设法加以推动薄葬。其次,统治阶级的法令规定。
魏晋时期帝王贵族多提倡薄葬,并将其形成制度化,法治化。魏武帝曹操是当时才能卓越的政治家,提倡薄葬的第一人,他主张节约治国。“后宫衣不锦绣……幄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曹丕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也同样实行薄葬。“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诸愚俗所为也”。曹丕不仅实行薄葬,而且将其规定化,法治化,以此保证薄葬思想能流传后世。司马懿也继承了曹氏的薄葬思想,所有晋朝的皇家墓葬也都实行薄葬。“宣帝预自于首阳山为土藏,宣帝预自于首阳山为土藏。景文皆谨奉成命,无所加焉”。晋惠帝于永平统治的第一年,晋惠帝下令他的子女和官员不准游墓,并解除了实行于东汉时的上陵礼。
最后,盗墓之风猖獗。由于战争等原因,社会动荡严重,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流民四处流徙,导致大量墓葬被盗、损毁。魏文帝曹丕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祸由乎厚葬封树。”前朝墓葬被毁的教训,对魏晋人民产生了深刻的警示功效。正是秦汉以来的豪华坟墓,引起了盗墓的热潮。对于在饱受战乱,生活困苦不堪的人民来说,越豪华,越勾引人。在生存欲望的支配下,人类肆意盗取墓葬中的金银器,珍珠和宝石。
基于上述两种危害,以曹丕为代表的魏晋统治者提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志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得过度”。又因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百姓自顾不暇。《梁书,徐勉传》“时民间丧事,多不遵礼,朝终夕殡,相尚以速。”是以薄葬之风盛行。
总结洛阳地区魏晋时期,帝王提倡薄葬,高官贵族也受到帝王思想的影响实行薄葬。洛阳地区魏晋时期的薄葬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由于当时战乱引起社会经济衰退和政局动荡使得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及信仰风俗产生了变化,因此促成了洛阳地区魏晋时期薄葬的风气。而薄葬的形成使得人们减少因厚葬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财富消耗,生者不至于因为死者而丧失生活成本,薄葬也改变了盗墓猖獗的社会风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冲突。与此同时,当权者推行薄葬之风,从棺椁到衣饰再到随葬品都尽量减少,形成了崇尚节俭的社会新风气,推动了财富积累和社会发展,因此,薄葬具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