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明朝经筵是什么意思(明代经筵制度)

导语:明朝的经筵制度是怎样的?“经筵”在明朝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经筵是为皇帝特意开设的,是为皇帝研读经史开设的御前讲席。经筵在西汉萌芽,到北宋成为了一门正式的制度,而明朝则把经筵确立为国家经制。

明朝的经筵制度比较完善,对当时明朝的政治起到重要的影响。经筵制度对膨胀的帝王权利是一种约束,随着经筵制度的完善,内阁制度也逐渐完善,渐渐影响皇帝的决策。

可以说,经筵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王权。

一、聘请四方名儒,教习太子

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君主专制下,中国历史上形成了长期人治的传统。在这种制度下,下一代统治者势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盛衰,皇帝的政治文化素养十分重要。

汉成帝时,皇帝就令人讲学《尚书》《论语》。到了唐朝,皇帝还设立了侍讲学士,若是皇帝有学习上的疑惑,可令人上前咨询。

宋仁宗时,经筵制度开始定制,宋真宗时还设立了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同时,还设立了讲解经义的崇政殿说书,经筵有了基础的制度雏形。

此外,宋朝还设置了负责经筵讲读的“讲筵所”,定时、定职,经筵正式成为一门制度。为了培育明君,维系天家的统治,不至于人亡政息,必须提高帝王自身修养。

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可以马背上打江山,却不能马背上守江山。他重视皇家教育,尤其是下一代的教育,因此首建了大本堂,用以教授太子。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以为东宫育德之所,取古今图籍充实其中,延聘四方名儒,以教皇太子。”

朱元璋还会不定期的聘请名儒来讲习经义,如《四书》《五经》。在儒臣讲毕,朱元璋还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本人加以阐述与发挥,与臣子进行互相讨论。

不管是大本堂内包含古今图籍,并聘请四方名儒,教习太子。还是朱元璋请人讲习经义,这都证明了明朝统治者对皇室教育的重视。

同时,儒臣也希望君主深居内宫,维护圣体,专研圣学,统治天下。

《明史》曾记载,明正统八年,侍从刘球上书:“臣愿皇上勤御经筵,数进儒臣......则圣心正而天心自顺。”

足以可见,明朝儒臣意识到社稷兴亡、国家安危和皇帝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认为只要皇帝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就能维持天下的统治。

因为君臣的一致重视,在明朝儒臣的万众瞩目下,专为皇帝设立的经筵制度开设了。儒臣们希望,皇帝通过学习经典,能具备治理天下的才能、关爱天下的仁心。

同时,因为明朝文官集团兴盛、集权度高,明朝形成了比前代更加完善的经筵制度。

二、形成完善经筵制度

明朝形成了完善的经筵制度,无论是从经筵的形式、经筵讲官的选拔、经筵的内容,都十分成熟。

经筵根据内容的不同,被分为月讲、日讲、午讲、温讲。

标准的经筵是月讲,在春秋两季气温温和的时候在文华殿举行。规矩也很多,需要司礼监官、先期讲官做准备工作,然后由鸿胪寺官引经筵官及其他侍讲、侍读、侍仪等面见圣上。

在面见之时,还需要行五拜三扣头的大礼。行理之后,再依品级站在殿上。在过程中,也需要按照礼仪,对位置、礼仪、跪拜都有讲究。

讲课完毕,皇帝为了表示为老师的尊重,则会给经筵官“赐宴”。

皇帝请老师吃饭,还需要各位官员陪席,席面食物丰盛。在席上,官员的位置也很有讲究,依然按照品级入座。

《国典朝故》中曾记录:“宴以官序,惟学士之坐立,则序于鸿护卿及四品以上写讲章官右,展书官坐立亦序于四品以下写讲章官上,重职事也。”

由此可见,和经筵相关的事礼仪十分重要,一丝一毫不容怠慢。在这样庄重的环境下,经筵更多意味着政治上的东西,在无数双眼睛下,讲官们在讲解时也是倍加小心。

臣子们以皇帝请饭、座位高低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在这种近乎繁琐的场面中,皇帝和讲筵官也没有什么实质的交流。而皇帝真正能学到东西的,还是日讲上。

日讲是皇帝的常课,又被成为小经筵。在日讲上,这些讲官不需要扣头,也不需要如侍卫、侍仪等官员。日讲的官员也不如月讲上多,更为精简。

不过同样的是,在日讲后,皇帝要请日讲的官员吃饭。不过席面更小,规模更小。

午讲和温书则是对日讲的补充,诸经筵官教授皇帝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培养皇帝的道德素养。日讲是早上,午讲则是中午,可以说是为了皇帝学习“帝王之术”见缝插针。

同时,明朝关于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部分科学方法。在讲习新课之后,还采用“每三日一温讲”的策略,对皇帝学习的课程进行抽查。

《宝日堂杂钞》曾记载:“朕见顾鼎臣所讲......恐温书之日有所失忆......”

嘉靖帝曾在温习《洪范.尽心指》时,担心记忆不住。由此可见,明朝皇帝对于温习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和紧张的。

温讲制度是种比较科学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学习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此外,对于经筵讲官的选拔,明朝也设立了一番章程。

在月讲、日讲上的讲官上,在朝廷各官中挑选,由朝廷大臣会议推举,且由皇帝亲自钦点。这些讲官作为帝王的老师,有学问、言行、口才、端行上面的要求。

《礼部志稿》中曾记载:“凡经筵讲读之官、左右侍从之人,必皆选正人,用之君德庶有成也。”

足以可见,明朝对经筵讲官德行上要求品德佳的官员。德高才能为师,帝王之师和皇帝近距离接触,更要品德贵重。

除了德行,经筵师的学识也十分重要,多选学术纯正、持己端方的人。即使称不上学识大家,也要才识超卓,同时也要懂得一些政治、经略、军事的东西。

品貌良好、言行端正、口齿清晰,也是帝王之师的要求。因为是和皇帝近距离接触,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明史》曾记录,在万历、天启年间,江浙有一个官员“一人多吴音,且举止烦急”,皇帝无法听清。足以可见,能够充任帝王之师的官员,定是个全面的人才。

即使条件苛刻,成为皇帝的老师是无数儒生的追求,位极人臣,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尊荣。往往朝廷中最重要的职位,都在皇帝的老师之间条线。

然而天威难测,皇帝这个特殊的学生并不会把这些官员当“帝师”来尊敬。

三、天威难测,师生位置的颠倒

作为皇帝的讲师,经筵讲官可以得到优厚的礼遇。

皇帝会给他们赐宴,会赏赐一些小礼物,以示尊重。这是作为臣子的最高荣誉,这些荣誉还会记载在史书中。

即使学生和老师地位相差甚大,但是表面上,皇帝还是很尊敬经筵讲师。

崇祯皇帝就说过:“卿等即朕师也,敬于正月端冕而求!”

皇帝对经筵讲师不乏溢美之词,时常称他们为先生、善人,有些讲官死后还能得到谥号。对于重名的士人来说,能够享此尊荣,无异于是莫大的荣耀。

可是,经筵讲师若真把自己当做皇帝老师,对皇帝行为进行规范,只会惹怒君颜。

御史曹璘就曾经上书帝王,说月讲徒具形式,内容不多,还浪费人力物力,不如早日罢休。但是帝王并不喜欢这种控制,反而疏远了曹璘,把他降职了。

可见,这些精忠报国、规劝皇帝的经筵讲官,并不为皇帝接受。皇帝虽然是学生,但是他大权独揽,威势颇重,并不会听从经筵讲师。

但是某种程度上,经筵讲师加强了帝王的修养,还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经筵讲官利用授课之机,对皇帝进行进言、规劝。虽然皇帝大部分时候并不听,但是也有成功的例子。

在经筵讲官和皇帝的朝夕相处中,经筵讲官的意见更容易受到皇帝的重视,还多了一个传递到宫外的渠道。

虽然师生地位不平等,但是经筵制度的建立,还是有很多积极意义。它对约束皇帝、澄清政治有积极作用。

结语

明朝经筵制度设立初衷,是为了教导君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各方面,明朝经筵制度已经比较完善,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瓦解,这种经筵制度也随之瓦解。随着中国从人治到法治,明朝的经筵制度作为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产物,这种经筵制度并没有被延续下去。

不过,在现代,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完善的制度形式,用现代的科学知识理论充实它,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用来提高领导者的知识素养有着借鉴意义,用来提高决策水平。

参考资料:

《明史》

《大明会典》

《明通鉴》

《翰林记》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