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
诗词双关修辞手法(双关的修辞作用是什么从你读过的诗文里)
导语:诗词写作指导之修辞:双关
某一字词表面所指的是一个意思,而内在的却又是另一个意思,这就是双关。南朝乐府民歌,运用双关最为常见,多是通过谐音造成双关效果。在南朝以后的诗词中,也有谐音双关的。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是“情”的双关语;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丝”是“思”的双关语。谐音双关有三种情况:第一,字音相同,而字形、字义都不同,但从谐音上联系到不同形、不同义的字词;第二,字音相同,字形也相同,不仅仅因为谐音,而是利用同音、同形的字词由一义联系到另一义;第三,字音、字形、字义都相同,表面和内在所说的事物却不同。第一种情况的例子,如:雾露隐芙蓉明灯照空局三更书石阙不爱独枝莲风吹黄蘖藩见莲不分明悠然未有棋忆子夜题碑只惜同心藕恶闻苦篱声(《子夜歌》)(《子夜歌》)(《读曲歌》)(《读曲歌》)(《石城乐》)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七日夜女歌》)
以上六例中的“芙蓉”双关到“夫容”(丈夫的面容),“莲”双关到“怜”(爱),“棋”双关到“期”(期会),“题碑”双关到“啼悲”,“藕”双关到“偶”(偶配),“篱”双关到“离”(离别),“丝”双关到“思”(思念)。第二种情况的例子也不少。《子夜歌》中的“理丝人残机,何悟不成匹”,“丝”双关“思”,属第一种情况,而“匹”既是“布匹”的“匹”,又是“匹配”的“匹”,由“布匹”义联系到“匹配”义,属第二种情况。《子夜春歌》中的“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用黄蘖的“苦”双关到离别的“苦”,属第三种情况。
本文内容由小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