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猪八戒(西天取经中猪八戒的作用)
导语:论语史鉴:西天取经第一人——朱八戒!
第八篇第7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即曾参(can),夏王少康之后,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被后世尊为“宗圣”,是孔子早年弟子曾点的儿子。《论语》中的曾子都指曾参。
曾参从小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淮南子》记载:公元前492年,曾子“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
公元前490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十六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公元前482年,孔子的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时年曾子,27岁,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孔伋)托付于曾参。
曾子不负重托,悉心教导子思,使子思成为正宗儒家的衣钵传人,并著《中庸》传世。
据《孟子·滕文公上》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曾参反对说:“老师的德行像长江的水洗过,像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像似呢?”
曾子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述,拒绝做官,他著有《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曾子上承孔子思想,下开思孟学派,在儒家发展史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史上,都有非常高的地位。
士: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
弘:会意字,“弘”字的甲骨文从弓、从口,弓亦声,本义指发弓的声音,引申义为大,扩充,广大。如“弘扬”、“弘法”等。
毅:形声字,《中庸》曰:发强刚毅。《左传》曰:杀敌为果,致果为毅。苞注论语曰:毅、强而能决也。
《说文》:本义所谓“有决”即勇决果断,取意于持械坚定不移地做事。引申指冷酷、严峻。《韩非子·内储说上》:“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
弘毅:宽宏刚毅,朱熹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如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具足千子,智勇弘毅;复有百女,仪貌妍雅。”
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故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
济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集美大学等都以“弘毅”、“诚毅”作为校训。
仁:实现仁政。
已:停止,如《荀子》:“学不可以已。”
全文理解为:
曾子说:“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政看作自己的使命,任务不是很艰巨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不是很遥远吗?”曾子说这话可能是在孔子去世后,面对学生的提问而答,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有一天,曾子的几个学生来问曾子:“老师,怎样才能称为士呢?”
曾子回答说:“士必须要有刚强的毅力。”弟子不解地问:“这是问什么呢?”曾子说:“因为士的任务是非常重大,道路非常遥远的。没有坚强的毅力无法完成。”
学生还是不解,曾子接着说:“士要把实施仁政作为自己的追求,能说这担子不重吗?他们要把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能说路途不远吗?”
孔子曾说:“士不怀居”、“士志于道”,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首先要胸襟弘大,有格局,有眼光,然后还要“毅”,“毅”就是刚毅,能决断。
在“求道”的过程中,难免要经历无数坎坷,没有“毅”是不行的。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学习,虎头蛇尾,怕吃苦,缺乏毅力,不够果断,值得我们深思。
西天取经第一人——朱八戒所有的宗教基本都是劝人从善的,从善就要修行。修就是“养护”的意思,儒家认为,人天生就是向善的,后天要不断地养护这个“善性”。孟子曾提出“善养浩然之气”。修行就是养护自己的“行”。
行就是“德行”,荀子曾说:“积善成德。”德就是“积善”,《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荀子还说:“正义而为之谓行。”行就是“正义而为”。
总之,修行就是不断地行善,养护自己的德行。
佛教的佛字原义为模糊看不清,如“仿佛”,读fu,在《诗经》、《论语》中都有佛字。
佛读成fo时,是音译,梵语佛陀的简称,是佛教徒对修行成功者的称呼。
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了三国时期,佛教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但当时出家人只是“剃发”、“染衣”,以示与俗人有别,没有受戒之说。
公元250年,天竺僧人昙河迦罗从印度来到洛阳,带来佛教的戒律,在白马寺设立戒坛,举行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传戒法会,朱士行成为中国第一位正式受比丘戒的汉族僧人。
公元203年,朱士行出生在今河南禹州一朱姓贫寒之家,十几岁即出家,后来在洛阳白马寺学佛。
从名字上看,朱士行似乎注定就是一个有抱负的“士”,一生都为佛教事业正义而“行”,他的法号“八戒”,《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就是他。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出家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非常严苛,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不打扮及观听歌舞、不眠坐华丽之床。
受戒后,他“专务经典”,在洛阳研究佛典,讲习《小品般若》。当时距释迦牟尼涅槃已七八百年,加之语言不通,汉地佛教典籍多口传翻译而录,翻译简略,义理不全,错漏、矛盾之处很多,前后文理无法贯通。
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般若经》,朱士行便立志西行,誓求梵文原经。这次西行取经,比玄奘还早三百多年。
当时与西域的交通略有恢复,从敦煌到西域的道路由原来的两条增加到三条,这为朱士行西行求法创造了条件。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朱士行从雍州(陕西、甘肃)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到敦煌,又经西域南道,横渡流沙。
带上几个弟子,没有向导, 57岁的朱士行只凭一片虔心,在人迹罕至的旅途上,披星戴月,历经饥渴病苦、艰难险阻。徒步一万一千多里,他终于穿越了荒漠戈壁,在甘露六年(261年)到达于阗国。
于阗是天山南路南道的东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经由此传到中国内地。朱士行在那里如愿求得《大品般若经》。那时没有印刷术,朱士行自己抄写了九十章,计60万字的梵本原经。
朱士行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人将该经送回汉地。但因于阗国盛行小乘佛教,小乘信徒认为《大品般若经》是大乘,为歪门经书,国王因此禁止携带《大品般若经》出国。
朱士行十分悲痛,请求以焚烧经典为证,国王准许了。于是宫殿前就堆起木柴,以火烧之。朱士行走至火堆之前,发誓道:“若佛法应当流传汉地,经书不应被烧毁,如若经书不被护佑,但听天命安排。”
立誓后,他就把经典投进火堆,熊熊大火竟很快熄灭,经典未损丝毫。众人惊异,赞叹佛法的神通广大。
国王终于同意把经书带出于阗。于是,晋太康三年(282年),朱士行的弟子弗如檀等十人,离开西域,将该经送回洛阳。
此时,留在异乡的朱士行已年老体弱,难回故里了。从朱士行西行取经到送经回国,前后长达二十多年。283年,八十岁的朱士行示寂于阗国。
按照佛教的惯例,弟子们给朱士行实行“荼毗”仪式。火化之后,柴火烧尽,火也熄灭,朱士行的遗体却完整无损,有弟子祈求道:“如果师父真得道,请您慈悲示现,如果您已圆满成就,请您在火中涅盘!”
话音一落,但见朱士行的遗体应声碎裂,变成细微的骨灰和舍利。众人无不叹服,遂收敛遗骨,盖佛塔供养。
后来,朱士行的弟子法益,从于阗回汉地,就把亲眼目睹其师焚化的神迹流传开来。
公元291年,朱士行送回的《大品般若经》,被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仓垣水南寺的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合译为汉文,取名《放光般若经》。
朱士行所传经典虽只一种,译出的也不完全,翻译后仍风行京华,影响很大。中山国派人去仓垣水南寺誊写,取回经本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四十里去迎接,可谓盛况空前。
有心讲习者,都奉为圭臬。当时的义学高僧都为之作注或讲解,形成两晋研究般若学的高了。
朱士行舍身求法,走到了西域,汉地才知道印度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汉僧西行求法,朱士行堪称创始之人,他以后,前往西域、天竺取经的高僧代不乏人,经法显,到三百多年后的玄奘,形成汉僧取经的高峰。
晋道安曾称赞朱士行:“善出无生,论空持巧,传译如是,难为继矣。”如今,杭州西湖飞来峰东南角的龙泓洞中,有一组 “白马驮经”的宋代浮雕, 其中有三人拉着两匹驮经的马,旁刻“朱八戒”字,“八戒”字是后人改刻的,原刻即为“朱士行”三字。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
朱士行就是个舍身求法的人,他不是《西游记》里那个贪吃好色的“八戒”,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