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蒙恬姓什么(蒙恬姓什么)
导语:世人都以为秦朝战神蒙恬姓“蒙”,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这是《国语·晋语》中的记载,意思是原始社会时期的汉族先祖少典娶了有蟜氏,有蟜[jiǎo]氏生下黄帝,黄帝因为自己一直住在姬水旁边,就给自己取“姬”姓,“姬”姓因此成为上古八大姓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黄帝之后,其25个孩子中,虽然分出了12个姓,但姬姓也保留了下来,一直继承到黄帝的玄孙后稷这里,后稷因为出生比较奇怪,被父母遗弃,但在吃这一方面很厉害,祭祖拜天的时候,常常用香喷喷的食物感动到上天,当然也感动到了尧舜,得以封官,管理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一带。
在农耕文明时代向来是得食物者得天下,后稷一家人得以繁荣发展,开枝散叶,他的后代公刘还率领族人迁徙到了“豳”这个地方,并且就此安定下来,历经九世之后到建立起来强大部落,后期却不免被薰育戎骚扰,他们又迁徙到了“周原”,再一次进行了更为强大的发展,孕育出了“周朝”。
于是乎整个周朝都是姬姓,只不过一开始他们受到原本就在这片土地的商朝的压制,姬姓一族没有能得到拓展,直到公元前11世纪,姬发领45000甲士,3000勇士,300戎车,取商朝而代之,并且发展起来分封制,“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周天子大封71国时,其中以“姬”为姓的国家有53个,可谓“遍地是姬”。
可53个国家都姓姬这怎么区分?这不太妥吧?“姬”姓一下子就不独特了呀!于是大家就纷纷自动为自己造“氏”,比如说射箭的,那就取“姬姓张氏”,比如说糊篱笆的,就取“姬姓樊氏”,如果是杀猪牛羊的,就取“姬姓屠氏”.......因此周朝时期大家的姓氏名是“X姓,X氏,名X”,这也是姓、氏、名都不同的原因。
所以蒙恬也是“姬姓,蒙氏,名恬”,大家本应该叫他“姬恬”,当然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接着会发现蒙恬本是齐国人,而齐国人也是西周就出现的诸侯国,且明确表示是“姜姓齐国”,后来又表示是“田姓齐国”,更甚至蒙恬的祖先辗转入了秦国,而秦国也是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是“嬴姓秦国”,但蒙恬一直都还是“姬姓蒙氏”,这是为何?
其实像这种情况,在当时战争和土地主人更迭频繁的时期一点都不奇怪,尤其是西周除了那53个姬姓国之外,还有很多异姓国,这些异姓国中间,姓子宋国、芈姓楚国,以及姜姓齐国都是影响力很大的国家,姜姓齐国更是可以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强国,是最初所有诸侯国中最为显赫的异姓国。
而姜姓齐国旁边就是一个“姬姓鲁国”,武王克商之后,那个有着典故“姜太公钓鱼”的姜太公,被周武王要求征服鲁国的“五侯九伯”,也就是说曾经齐国的一些土地和人民,其实也来源于鲁国,这也意味着除了最开始封国之际,到后来每个国家的姓氏名,都不如一开始那么纯粹,变得混杂了起来,即出现了“此国他姓”的情况。
等到周朝衰落,诸侯并起,你争我夺,则姓氏“朝秦暮楚”就更为常见,很多人改得烦了,干脆直接都不改,以前怎样,换不换国家还是那样,及至公元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六国幸存者全部要么把国名当姓,要么就拿自己的姓来做姓,要么就直接把氏当姓,姓氏已然没有了区分,所以本来姓什么就不重要了。
蒙恬也就从“姬恬”变成“蒙恬”,他们家族直接把氏当成了姓来用,很多人也因此不知道他姓“姬”,但也可以直接就说他是姓“蒙”,反正也完全没有关系,甚至姓“蒙”还安全点,像他爷爷蒙骜,像他爸蒙武就完全不强调自己姓“姬”,周天子都没了,姓“姬”反而危险,秦始皇虽然不计较这个,难保有心人不会利用。
可惜的是蒙恬并没有因为姓得到罪愆,却由于赵高、李斯、胡亥的策划,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于公元前210年吞药自杀,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蒙恬还有儿子,以胡亥杀了几十个血缘亲友的残暴,蒙恬一族应当是绝种了,此后再难有“姬姓蒙氏”的情况,到现在“氏”这个字原本的称呼作用已经完全消失。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