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符救赵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虽然救了赵国人(窃符救赵的获胜原因)
导语:窃符救赵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虽然救了赵国,但却亡了自己的国家
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纷争不断,各个势力盘根错节。在众多的诸侯国中,战国七雄是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几个国家。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招兵买马,图谋着更大的发展。他们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并且,洞察了周边国家的称雄野心。
秦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虽然,它起步较晚,但是,在商鞅变法后国力日渐强盛,已经隐隐有着称霸天下之像。但是,在秦王嬴稷登基后,却感到局势并不是那么的乐观。当时,由于秦昭王过于心急,挥兵猛进却屡屡战败,秦国的元气遭到了较大的损伤。
此时,秦王嬴稷决定痛定思痛,宵衣旰食地力求富国强民。而在各个诸侯国都摩拳擦掌,准备一展宏图之时,魏国却发生了内乱。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公子与他的哥哥,也就是魏王,在国家大事上发生了争执。
在魏王看来,外交方面应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也就是联合秦国攻打韩国,以获取眼前的利益,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样,魏国才能拥有与其他国家抗衡的实力。魏国地处中原,根本没有天险可守,如不强大起来,灭亡则是迟早的事。
魏王攻打韩国的计策也是能够实行的,因为,此时的韩国,已经在逐年的战争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和人民,可谓是元气大伤。所以,此时若联合秦国攻打韩国,是有很大机会灭亡韩国的。然而,信陵君魏无忌的想法恰恰与魏王相反。
魏无忌认为,秦国毫无信用,而且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与秦国合作跟与虎谋皮没什么区别。只有跟其他五国联合起来抗击秦国,才能使魏国逐渐崛起。可以说,在魏无忌的心中,对秦国有着咬牙切齿的仇恨。那么,为什么他会如此憎恨秦国呢?
因为,一百多年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的同时,却使魏国衰落了。商鞅原本是魏相公叔座门下的中庶子,直到跑到秦国才逐渐有了声望。秦国经过变法强大起来后,逐渐向东扩张,占领了魏国的西边土地,强迫魏国将首都迁到了大梁。从此,魏国的国势逐渐衰落了起来。
而且,秦国还有一点是魏无忌完全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商鞅变法中废除分封的法令。魏无忌作为王公子弟,在魏国地位显赫,人人敬仰。如果,废除了分封,那么,他就只能当一个普通百姓。所以说,不论是从国恨角度,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魏无忌都坚持反对同秦国联合。
面对弟弟魏无忌的强烈反对,魏王既没有明确地反对他的计策,也没有立即实行自己联秦攻韩的计策,而是犹犹豫豫地,一直跟秦国战斗后求和、求和后又战斗。而且,看到魏无忌的才能如此出众,魏王总是对其提防压制,不给他实际的权力。
两兄弟为魏国的外交政策争吵了将近二十年,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在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军攻打赵国,信陵君魏无忌决定舍命一击救援赵国之时,魏王竟没有丝毫的察觉。当时,魏国的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距离赵国的邯郸城不足百里,正打算在赵国与秦国的战争中隔山观虎斗,然后,渔翁得利。没想到,此时魏无忌携带魏王的兵符前来,让他联合赵国攻打秦国。
原来,魏无忌见赵国和秦国的作战不分胜负,内心十分焦急。再加上,他担心自己身在赵国的姐姐的安慰,于是,决定铤而走险,拿到兵符救援赵国。魏无忌明白直接请求魏王发兵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暗中令魏王身边的姬妾悄悄地将兵符偷了出来。拿到兵符的魏无忌马不停蹄地赶到晋鄙面前,想让他发兵相救赵国。
晋鄙虽然验明了兵符,但是,对这个指示很是怀疑,想要请示魏王。魏无忌看情况有变,马上杀死了晋鄙,然后,手持兵符率领大军救援赵国。赵国与秦国相持了很久,彼此都已是强弩之末。魏无忌率领大军前来,秦军一触即溃,赵国乘胜追击。这场战役后,赵国一下子收复了被秦国攻占的上党、太原等领土。
魏无忌率军大败秦军,不仅拯救了赵国,还证明了自己联合其他国家灭亡秦国的计策是正确的。可是,信陵君魏无忌的这次窃符救赵,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却将魏国引进了歧途。自此胜利以后,一直犹犹豫豫的魏王,放弃了同秦国合作的想法,开始坚持抗秦起来,再也不敢打邻国韩国的主意了。
这看似一场胜利之战,却为日后秦国一统天下埋下了伏笔。
秦昭王在位时间是秦历代君王中最长的,在最后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的孝文王、庄襄王的总和。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
参考资料:
【《史记·魏公子列传》、《窃符救赵》】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