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西宁丹噶尔古城在哪里(西宁丹噶尔古城游玩攻略)

导语:西宁:丹噶尔古城——茶马商都、 小北京、进入西藏的必经之路

今天,从西宁出发,目的地是青海湖,第一站: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的湟源县,是青藏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以“茶马商都”、 “小北京”、 “海藏咽喉”的美誉名扬四海。

丹噶尔古城是湟源民俗集聚的明清老街;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融合处;丝绸之路由此穿过;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路。是古代西北地区最大贸易市场。距西宁市50多公里。

明清老街

丹噶尔,是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

现在的丹噶尔古城以全长800米的丹噶尔大街和丰盛街为主,贯穿城隍庙、丹噶尔厅署、文庙、商号店铺、火祖阁等建筑,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分为文物展示区、旅游购物区、餐饮休闲区三大功能区。

主要景点:拱海门、城隍庙、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文庙、昌耀纪念馆、火祖阁、湟源排灯、丹噶尔皮绣、湟源陈醋、特色小吃。

丹噶尔古城还是宗教胜地。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

漫步丹噶尔古城,人们似乎又看到了车马拥挤、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派盎然生机的场景。

拱海门

拱海门: 即丹噶尔古城西城门,“拱”是作揖,“海”指青海湖(西海),意为拱手西海,表达了人们对西海海神西王母的恭敬之意和对人畜平安、社会和谐的祈求。

城隍庙: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丹噶尔厅署

丹噶尔厅署: 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及蒙准噶尔往来交易之所。.道光年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

镇海协营署:在古城中街北,是青海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军事机构之一,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文庙

文庙

文庙:建于民国7年(1918年),占地面积为4300平方米,是至今青海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子庙。

昌耀纪念馆: 湟源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昌耀先生的第二故乡,曾在日月藏族乡生活多年,并在这里组建了家庭,写下了著名长诗《哈拉库图》、《慈航》等代表作。

火祖阁(网上截图编辑)

火祖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城丰盛街入口处,建于清乾隆初。

湟源排灯(网上截图编辑)

湟源排灯: 起源于清代中期,发展于民国,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之称。起初,来此经营的各地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广告招牌,内燃蜡烛,挂在商号门前。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发达,商家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种广告招牌越来越多,越做越大,逐渐单个“牌灯”演变成数量众多的“排灯”,再后来也就有了作为艺术品专门用于灯展的排灯,并有机地汇集了木工、雕刻、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丹噶尔皮绣: 是一种在各类皮张上进行刺绣的民间手工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古羌时代。

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名特产之一,距今有300余年的酿造历史, 是丹噶尔古城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统生产工艺已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特色小吃: 长期商业贸易和民族交融,在丹噶尔留下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类小吃。如以青稞为主的麻麦、炒面、油花、破布衫、巴罗、面鱼儿等,以小麦为主的麻食儿、面片、拉面、葱花面、刀把、灶卷、蒸饼、月饼、锅塌、 焜锅、油饷、馓子、花花、馃儿、狗浇尿、韭合儿等,以牛羊肉为主的白条手抓、血肠、面肠、肉肠、烩肚、杂碎、全羊等。还有地方特色小吃韩羊头、马凉面、俞甜醅、严酿皮、徐醪糟、张馒头等,宴席十大碗、十二齐、十三巧、海八盘、肉八盘等。这些小小吃,荤素并陈、色香味佳、技艺精绝、各具特色。

快来吧!我在丹噶尔古城等你!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