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哪里人(尉迟恭还有后代吗)
导语:他是尉迟恭的后裔,一心向道出家,做了唐僧的学生,成为一代高僧
唐朝的尉迟恭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角色,作为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开国元勋,后来还被封为鄂国公。
但谁也想不到,尉迟恭的后裔,竟然出家做了和尚,而且还成为一代高僧吧。
话说尉迟恭有个侄子叫尉迟洪道,因为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让他从小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在少年时代就滋生了出家的念头。
17岁那年,尉迟洪道终于落发出家做了小沙弥,师父一开始给他起的法号叫大乘基。
因为身份是沙弥,地位不高但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戒条,因为当时朝廷比较重视佛法,大乘基23岁那年,有幸被选中进入著名的慈恩寺,以“门侍”的身份跟随玄奘大师学习天竺语言。
这玄奘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僧,这时候的大乘基其实还只是一个看门的。
但大乘基到了慈恩寺后,对佛理经文表现出独特的天赋,在天竺语言的学习上更是一骑绝尘。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乘基终于被玄奘大师关注,最终收到身边做了正式的学生,给他改法号为窥基,从此开始翻译经文。这一年,窥基才25岁,也就是在慈恩寺做了两年的“无名英雄”。
由此可见,有大成就的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家蛰伏的那段时间里,谁知道忍受过多少白眼?
当时,玄奘大师已经翻译了十几年经书了,身边的弟子也非常多,但大乘基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尤其是在翻译《成唯识论》时,更是受到玄奘大师的赞叹,被世人公认为玄奘最突出的学生,也是后世“唯识宗”的二祖。
相传,窥基跟随玄奘翻译的第一部经书就是《成唯识论》,这是一部集注性质的经论,因为作者世亲菩萨没有写完就圆寂了,后来又得到多位高僧的补注,玄奘去西天取经时,把最有名的十个大家的注释都带了回来。
玄奘大师一开始准备直接翻译出《唯识三十颂》的十家注释,但窥基却表示了异议,认为这十位高僧的注释也有冲突的地方,如果一股脑全部翻译,反倒容易让汉地信众无所适从,根本不能学习到最真的本旨。
玄奘对窥基的提议大为赞叹,认为这样确实更适合东土人的学习习惯,便指定他主笔翻译。
于是,在老师玄奘的指点下,窥基以“护法一家”为中心,参照并统合其它九家的注释合为一论。
由此可见,《成唯识论》的翻译是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也是窥基大师在这个过程里不可或缺的存在意义。
到了唐高宗年间,玄奘大师在玉华寺圆寂,翻译经书的事情就中断了。
这一年,窥基大师33岁,回到了慈恩寺,自己开始单独写作或者翻译经书。前后18年里,窥基大师虽然两次短暂离开,但最终都是回到了慈恩寺,以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眼光,维护并弘扬师傅玄奘开创的唯识学理论的完整和纯正性。
回顾窥基大师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慈恩寺初期:也就是玄奘大师圆寂之后的七八年,他一直在慈恩寺讲法释经;
2、东行时期:这段时间曾离开长安慈恩寺向东,在太原、五台山定州一带弘法;
3、慈恩寺晚期:东行回到慈恩寺后,窥基法师开始独立弘法,在这里走完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几年。
公元982年,当时是唐高宗永淳元年,十一月三日,窥基大师一大早就把自己的徒弟叫到面前,平静地告诉他说自己即将入寂,还留给弟子两句话:
万法真如,唯识真明。
随后安详圆寂,享年51岁。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开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