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给女儿的教育是什么(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导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给女儿的教育让我很惊讶
关心什么,就看到什么。
在读《居里夫人自传》时,她的教育观念、想法和她对女儿的教育,就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波兰当时被俄国统治),可以说,居里夫人是出生在教育之家,她的爷爷领导着一所省立中学,她的父亲在一所大学预科学校担任物理、数学老师,她的母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在居里夫人17岁时,她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大概这份工作的收入还不错,她想存一些钱去法国留学。
二十四岁时,居里夫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到了法国巴黎上学。在巴黎上学期间,认识了丈夫皮埃尔·居里(法国物理学家),后来相恋、结婚。
皮埃尔·居里和居里夫人,因为研究放射性、放射元素,于1903年夫妇两人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因车祸去逝。失去了深爱的丈夫,居里夫人异常悲痛,但她仍然坚持科研工作,并于1911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皮埃尔·居里和夫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艾莱娜1897年出生,小女儿艾娃1904年出生。皮埃尔·居里去世时,他们的大女儿才九岁,小女儿才两岁,教育女儿的主要责任就落在了居里夫人一个人的身上。
居里夫人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成长需要。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比如经常的户外游戏、散步等等,再大一些可以慢慢开始一些入门教育。另外,还应该让孩子们更多地学习文艺知识。
居里夫人非常了解自己的女儿,小女儿很小就表现出活泼、聪颖的个性,而且尤其喜爱音乐。而大女儿,居里夫人认为她像父亲,不怎么活泼,智力上反应较为迟钝,但很明显的地方是,理解问题和推论的能力很强,似乎可以像自己的父母一样,适合搞科学研究。
大女儿已经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居里夫人说她并不想让她的女儿进中学念书,总觉得中学的课程太多,上课时间太长,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大多数的学校里,过多的时间用在了读写和练习,家庭作业也太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而且学校设置的大部分理科课程与实践相脱节。居里夫人的朋友圈子里,有一些人也同意居里夫人的观点,于是居里夫人便组织了一个互助合作小组,共同负责对子女进行一种新型的教育,每人各担任一门指定的课程教学。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孩子们的年龄大小不一,但“老师”们热情不减,对这项教育改革的实验兴趣很浓。在不多的课程里,把理科和文科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很不错,而且所有的理科课程都配合着做实验,孩子们对此很有兴趣。
这种新型教育做了两年,孩子们都挺有收获。居里夫人的大女儿艾莱娜,经过这种学习之后,竟然可以直接插班巴黎一所中学的高年级,学习还不错,最后考入巴黎大学,学习理科专业,比一般的学生年纪都小。(因为小女儿当时太小,只有两岁多,没有参加这种新型教育。)
居里夫人说她对两个女儿的体育锻炼很上心,除了户外散步以外,还很重视她们的体操和运动。当时的法国,对女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往往不够重视。居里夫人要求女儿每天都做柔软体操,还经常带她们去山里和海边渡假,两个女都会游泳、划船,还有远足、骑车远游,对她们来说都不在话下。居里夫人坦言,要兼顾科学研究和女儿的教育,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且还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正如居里夫人早期对两个女儿的预想一样,大女儿艾莱娜后来也成了科学工作者,于1935年和她的丈夫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娃成了音乐教育家、作家。
看了居里夫人对女儿的教育,我感到很惊讶,原来,作为一个一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一百多年前就玩起了“创新教育”,她的很多教育观念和想法,跟今天的我们也是不谋而合的吧。有意思。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