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李清照很寂寞的一首词写尽思夫之情短短的诗(李清照思夫的诗词)

导语:李清照很寂寞的一首词,写尽思夫之情,短短6句,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她擅长书、画、诗、词。

尤其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今天我们来赏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宋词中脍炙人口、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之一。此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因为与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所以她孤单寂寞,再加上思念丈夫,内心更增添了悲伤和愁闷。

这首小令,通过对红荷花、凉竹席、秋夜月等景物的描写,创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烘托出一位孤独的女性形象。

起拍“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指的是红色的荷花,“玉簟”指的是素净的凉席。

叶落知秋,那么,红荷花谢自然也很容易令人察觉秋天的到来。“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属于盛夏的烂漫光景,词人看着眼前枯败的荷花,也许会想到流光容易把人抛,又是一个夏天悄然而过,秋天翩然而至,自己却只能任凭青春空耗,无人作陪,李清照对于丈夫的思念自会油然而生。

假如丈夫还在身边,她也不用孤孤单单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可以跟丈夫一起携手登船,共赏秋景,编织又一段美好的人生回忆。如果有心爱之人作陪,她的内心就不是空虚寂寞的,而是满怀喜悦、幸福甜蜜的。

此外,若是不能跟丈夫相依相伴,哪怕能够收到他的书信,也可以一解相思之情。

她抬头看向天空,只见一群大雁飞过云层,只是不知道,它们带来的书信又是谁寄出的呢?由此,词人发出来“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感叹。也许,她的内心在隐隐期盼,如果是心爱的丈夫寄来的就好了。

“雁字回时”是秋天的一种常见之景,是实写眼前看到的景象。词人因为深深思念丈夫,故而看到大雁就会想到鸿雁传书,会去想有谁通过大雁寄出了书信,会不会是自己的丈夫呢。

“月满西楼”则是词作中常见的用来表达孤寂哀愁、相思想念之情的意境。

比如说,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就是这样一种意境,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也是类似的意境。

登上高楼的人,一般会感到孤独,看见明月的人,一般会产生相思之情。既有高楼,又有明月,词人的心境如何,也就不用多说了。

到了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也是即景抒情。

落花流水的场景,让词人浮想联翩,她的青春就像落花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枯萎,她的愁绪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连绵不绝。

两个“自”字用得好,说明李清照觉得落花流水皆无情,只知道自顾自地飘落、流淌,也不懂词人内心的情愁。其实也还是在侧面写词人内心的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的是相思这一种情绪,让词人和丈夫两个人的内心都哀愁。

最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的是相思之愁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没有办法排解消除,哪怕舒展眉头,强颜欢笑,内心却还是挥之不去。这说明,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很深。

李清照是高官之女,才貌双全,丈夫赵明诚也是宰相之子,家世显赫,两个人可谓门当户对、势均力敌。因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共同语言、爱好也很多,故而夫妻感情很好。

夫妻异地虽然痛苦,但是能有一个值得自己念念不忘的丈夫,也是一种幸福吧!总好过有一个每天都不想见到的丈夫。

分别是团聚的序章,忍受了离别的相思之苦,定会迎来重聚的欢欣与感动。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