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论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翻译)

导语:论语之道:(4.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如果说“道”超越人而存在的话,则“仁”的存在就是不离人,也可以说“仁”是“道”在人间的表达,或者说把人间的“道”称为“仁”。总之,“仁”不离人,说“仁”必涉及人。前面篇章中说过,从字面上看,“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道关系,但“仁”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境界,首先向内体现在个人身上,其次才向外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故要理解“仁”,还要从不同层面来剖析。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有“仁者”则有“不仁者”,此处举“不仁者”说事,等同于举“仁者”说事。之所以采用否定式语句,乃是因于否定句式更显语气强度,更易引发人的关注。“久处”与“长处”意思相同,都是“长久处于”之意。“约”与“乐”意思相反,都表达所处的状况,“约”是指生活困顿的状况,“乐”是指享受生活的状况。“仁者”能够长期适应这两种状况,而“不仁者”则不能长期适应这两种状况。不能适应“约”还好理解,为什么说不能适应“乐”?一般人长期生活在一种状态中,会产生厌倦心理,再好的生活状态也不认为是享受,总想着变为更好的一种状况,这就是人的“欲望”。“不仁者”总有欲望,故不能“长处乐”。而“仁者”已把欲望减损至最低,故既能“长处乐”,又能“长处约”。这一句话,是从一般人对待不同生活的不当表现来辨析“仁”。唯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各种境遇之中表现如一,不为外物所动,令人赞叹。能做到这样,就是靠“仁”的作用。“仁”的境界,其实就是真实体认到“一切如一”的现实存在。对“仁者”来说,并非乐于享受一般人认为的困顿生活,而是真正认知到这种困顿生活与好的生活都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本无所谓“好坏”。所谓“好坏”的评价,是一般人从自己的欲望、情感出发,以自己的“好恶”人为地贴上的标签,并以之为真,继而作茧自缚。真实的生活中并不存在这种标签,而只有达到“仁”这一境界的人才能看透,并顺其自然地接受一切境遇,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因为安于现状才恰恰就是“处仁”。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本句话。“仁者安仁”即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安于“仁的境界”。安于仁的境界即“久处约、久处乐”,即接受一切境遇。“知者利仁”即有真知的人(或曰得道之人)总做有利于“仁”的行为。利于仁即不断培植对于“仁”的认知。于道而言,“仁”虽属于道,但仍基于世间人的知识,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人对何种行为为“仁”的定义不同,若以道行于世间,则必须掌握世间法,故有道者在不同地方、不同时代亦需学习了解何种行为为“仁”,以便于以此种行为行事,这便是培植对于“仁”的认知,这便是“利仁”。

于道而言,“仁者”常指道之体,“知者”常指道之用,二者常相对出现。如人们熟知的一句话:“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此即是说,“仁”作为道之体,如山一样不动不变,仁者亦以此为乐;“知”作为道之用,如水一样常动常变,知者亦以此为乐。“仁者安仁”亦是指仁者在“仁”的境界中不动不变;“知者利仁”亦是指知者在“仁”的境界中常动常变。“仁”为体不动,“知”为用常动。“仁者”注重不变,“知者”注重变动,不变为“安”,变动为“利”。总之,“仁者”、“知者”都是得道者,“安仁”、“利仁”都是得道后的行道行为,即作为得道者亦不会离开“仁”。

以上是根据字面意思直接作的解释,但在本章中,是否符合《论语》编者本意,则另当别论。本章上来即说“不仁者”,含有从侧面为本章所要论述的主体作定位的意味,即针对的是“未得道的人”。依据这个思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针对的亦应是未得道的人,则“仁者”指“未仁者”,“知者”指“未知者”。为何以“仁者”指“未仁者”,以“知者”指“未知者”?此乃尊重式称谓,非真指其为“仁”为“知”。这种称谓在口语中更常用。此处亦可简单理解为“求仁者”、“求知者”。求仁者“求仁得仁”,就会安于仁。所谓“仁者安仁”,就是以其“仁”的思想观念去做“仁”的行为,只要行为符合“仁”的要求,无论所处境遇好坏,都能安然于“仁行”。求知者“求知得知”,就会利于仁。所谓“知者利仁”,就是以其“知”的思想观念去做“知”的行为,只要行为符合“知”的要求,则“知”的行为一定有利于“仁”的培植和发展。所谓“仁”的要求,就是指“礼”,所谓“知”的要求,就是指知识。社会施行什么礼,就尊礼而行什么礼,这就是“安仁”;人们为了仁的修养而建立相关知识,并加以传授学习,接受这种知识,就是“利仁”。

“知者利仁”之“知”,后代学者一般将其同于“智”理解,译为“有智慧的人总选择做有利于仁之事”。依字面意思理解,此亦不为错。但儒家思想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知”是道德修养的结果,而“智”则为头脑算计的结果,偏重于强调人为知识。虽然知识也是道德修养的手段,但距道德修养的核心较远,“智”不能包含“知”,而“知”却包含着“智”。在本章强调的是作为修道者对于“仁”的应有态度,所以应从道德修养上辨别“知”的意义,故在本处“知”不宜作“智”解。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茜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