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基本结构包括(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文化领导力)
导语: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基本结构
是一种兼有理念渗透性与外在规约性的领导能力,通过校长领导下的学校文化理念凝练与学校文化载体建构,实现学校全体师生及其他相关者对学校文化产生认同与内化。
在校长文化领导力构成要素方面,不同学者对校长文化领导力也给出了不同解读。
如有学者将校长文化领导力划分为文化认知领导力、文化选择领导力、文化传播领导力、文化创新领导力和文化评价领导力五个部分。
另有学者从文化识别力、文化整合力、文化培育力、文化变革力几个维度分解文化领导力。
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应是与如是奠定了基础,却始终烙有管理学的印记,即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管理过程为基准对校长文化领导力进行要素“列举”或“分解”,而缺少了对“文化”本体的讨论。
实际上,“文化”本身就是具有层级结构的。
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文化三因子”说,将文化结构分解为物质、社会组织、精神生活三个层次。
钱穆先生也曾从物世界—人世界—心世界三个阶层进行文化结构划分。
据此,从“文化”本体结构出发理解校长文化领导力,可将其看作一个以精神文化领导力为内核,以组织文化领导力为中介、以物质文化领导力为外在表现的“同心圆”结构。
其中,精神文化领导力主要表现为校长以自身道德人格实现文化感染;组织文化领导力以具有指导思想性质的办学宗旨、校风、校训以及师生行为文化等形式进行表现;物质文化领导力则表现在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规章制度、仪式活动等实体化文化表达的组织与建构中
校长的道德人格处于校长文化领导力核心,指向校长自身的德性、品质和价值观修炼,并呈现为校长本人的思想品格、行为倾向和整体形象。
学校场域中校长的文化领导,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对“一群人”从思想到行为的引领。而校长自身的德性与品格,势必会悄无声息地表露在其管理学校事务、处理人际关系、领导学校发展等全部行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成员,并最终牵引着整个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
也因此,校长的道德人格是校长文化领导中最内隐也最稳定的文化领导,是校长领导力建构的学校文化底蕴。
组织文化代表着一个组织中由全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组成的文化形象。
在学校场域中,校长的组织文化领导力表现为校长引领全体成员实现的最核心的教育思想或意图,以及在这种核心思想与意图的规约下形成的教育活动规范与教育组织过程。这一过程既表征在校长引领学校凝练形成的“办学宗旨”“三风一训”等学校育人理念上,也体现在、默会于学校全体成员之间的行为文化中。
一方面,它受到校长道德人格的渗透,并在校长角色示范、事务决策与人员组织过程中逐渐演化为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观。
另一方面,这种共享的价值理念又奠定了学校规章制度、仪式活动以及环境布置等外显文化的基调,间接决定着学校显性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氛围的个性化打造,因而处于中介位置。
物质文化是文化结构中最表层、最外显的“实在文化”,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声明。
校长对学校物质文化的领导,一般表现在学校空间环境与建筑格局的规划、校园活动与校园仪式的设计,以及学校规章制度与管理机制的确立三个方面。
其一,学校空间环境与建筑格局是“基于视觉识别系统的直观文化传达”,是一所学校“文化气质”最外在的表现,也是学校实现对外文化传播与对内文化浸润的基础。同时,学校的空间环境与建筑格局,也承载着学校教育活动与育人功能的可能性,如设置一个图书角、增加一间智能教室等都表达着不同的育人文化标识。此外,一些古老的学校建筑往往蕴含着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色,体现着学校历史文脉的传承。
其二,校园活动与校园仪式本身就是具有文化规定性的组织性群体行为。开学典礼、校运动会、升旗仪式等典型校园活动与仪式,阐述着将学校文化以“一系列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行为遵循一定规范和程序进行展演的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在特定组织行为中实现的对学校文化的理解、认同与共享。
其三,学校规章制度与管理代表着学校全体成员在价值理念共识下形成的统一行为规范与活动规约。尽管制度的功能发挥最终离不开成员的自觉认同,但能否制订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与管理体系,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落实、学校成员有章可循,是保证学校文化顺利转化为成员公认的思想价值与行为规约的基本前提。
校长正是通过这三个物质方面的文化领导,形塑着学校文化的外在表达,又通过物质环境中的文化基因渗透,强化着文化载体的象征符号作用,进而促进全体成员对学校文化的接纳与认同。
本文内容由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