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应物出自哪里(真常应物什么意思)
导语:感悟《百字碑》:真常、应物、要不迷
修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点:知见和工夫。
知见是方向,明确方向,才不会迷失;工夫,是达到目标的努力,只有前进,才能走到终点。其他都是手段,保驾护航。
知见来自经典,经典来自老师,而祖师大德留下的经典是最保险的。
百 字 碑
吕洞宾
养气忘言守,修行先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怎么是忘言?什么是守一呢?
忘言,不分别善恶是非,怨憎等;守一,至诚一心。也有说法:置心一处,无事不办!降心为不为。看到“降心”,就想到《金刚经》中须菩提尊者提的两个问题:云何降伏此心?怎么样降伏我们这颗每天妄想起伏的心,在《唱道真言》中只是强调炼心,如果容易被外境干扰,修道只是个空谈。动静知宗祖,动静者,一阴一阳(见《常清静经》),宗祖者,生身之处。生身之处即是先天,也可以说是本性。一动一静也就是一生一死,怎么在这动静、阴阳、生死中找到根本——宗祖。
最根本的,也就是不生不死,非动非静,非阴非阳。
无事更寻谁?认识了宗祖,回了家,不再漂泊。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安住本性,接人待物,在这其中不起贪念、嗔念、痴念就是不迷,迷了就会向外驰求。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坎中一阳,离中一阴,颠倒阴阳,天地归位。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工夫到此,神不外驰,气不外泄,坎离相交愈加猛烈精进,身静于杳冥之境,心澄于无何有之乡。静极生动,即产“大药”(真性)。“大药”初产,卦象如震卦(天根),震卦代表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至此得药,二气结刀圭(“刀圭”古人盛药之皿,很多人也许会理解,但它还有一层寓意,知者无几,“刀”字取“戊”、“己”两字的第一笔,戊己属中央土,圭又两土,乃示人打合离己坎戊之意。仙家隐语往往如此),关窍开通,火(心)水(气)升,一气周流,从太极中动天根,过玄谷关,升二十四椎骨节至天谷关月窟阴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楼,名曰“甘露”。“须弥”:意指中土。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功夫到此耳如听仙乐之音,又有钟鼓之韵,五气朝元(与“六根清净”联系起来理解。五气:五行气,人五官分属五行),三花(精气神)聚顶,心田开朗,智慧自生。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这二十句,无半点虚伪,乃是修行上天之阶梯。端的:确实。
参考:1、张三丰注解《百字碑》;
2、吴居士注解。
本文内容由小林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