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尘土歇后语(风吹尘土的意思)
导语:风吹尘土迷了眼,山西方言叫“坌了眼”,这个“坌”字怎么读呢
日子过得真快啊,都说大雪小雪又一年,可今年天上还没开始落雪呢,就进了腊月了。
进了腊月就是年,过年前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扫房子。扫房子容易起灰尘,母亲便让我来做。母亲说我干活仔细,扫得干净,又戴个眼镜,不怕坌了眼。
扫房子
母亲口中的“坌了眼”,就是指灰尘落入眼中,这是山西平定一带极其常用的方言口语词,差不多人人都在说。
风吹尘土迷了眼
“坌”是个非常古老的汉字,在古代典籍中随处可见,到了今天,人们却忘记了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
“坌”字怎么读
很显然,“坌”是个形声字,从土,分声。“土”表意,“分”示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表音符号“分”,不读fen(音粉),而是读bèn(音奔)。
这是因为在汉魏之前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里,没有“f[佛]”这样的唇齿音,只有“b[玻]” “p[坡]” “m[摸]”这三个重唇音。
坌,读作bèn(音奔)
这就是传统音韵学上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叫“古无轻唇音”,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明确提出。
“古无轻唇音”的例证,不但在古代典籍中俯首皆是,而且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方言里,尤其是晋方言中还大量保留着很多轻唇音读如重唇音的现象。
比如“马蜂”,在山西平定方言中,这个“蜂”字就不读“丰”,而是读“鹏”。
活字印刷
半路上遇见人,我们叫“碰见” “碰着” “碰面”。遇到不好的事情,也说“碰”,比如“大白天碰见鬼了”。这个“碰”字,在《说文》《广韵》中均不存在,其本字当是“逢”。
广东有个地方叫“番禺”,这个“番”字,就不能读作番茄的“番”,而应该读pan(音同“潘”),这也是上古汉语重唇音读法的遗存。
活字印刷
坌,也写作“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音为“房吻切”。因为古无轻唇音,“房”读如旁音,所以,“坌”字现代拟音应为bèn(音同“奔”)。
“坌”字啥意思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坋,尘也。”继而引申为尘土等粉末状的物质扬起或附着于他物,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这样说:“凡为细末糁物若被物者皆曰坋。”
尘土飞扬
同时,段玉裁还举了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汉书·五行志》记载:“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黥。”曹魏时期孟康为《汉书·五行志》作注时说:“商鞅为政,以弃灰于道必坋人,坋人必斗,故设黥刑以绝其源。”是说如果有人把灰尘倒在大街,就会“坋人”,即得尘土飞扬,弄别人一身脏。弄脏别人的衣服了,就会惹人不高兴,就有可能发生争斗,所以商鞅就设了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上墨炭)来禁止人们“弃灰于道”。
风吹迷了眼
坌,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我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中就有这个字:“逆风扬尘,尘不及彼,还坌己身。”是说逆风扬起尘土,灰尘落不到别人身上,却“坌”了自己一身。经文中的“坌”,就是指尘土飞扬、附着于他物。
《四十二章经》成书于汉明帝时代,捏起指头算一算,“坌”这个字,差不多也有将近2300年的历史了。
撒面粉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中,也多次提到“坌”字:“粉黍米,作粥清;捣麦作末,绢筛。布菜一行,以末薄坌之,即下热粥清,重重如此,以满瓮为限。”文章说的“以末薄坌之”,是向瓮里撒一层麦粉,使麦粉附着在菜上。
“坌”字还有啥意思呢
“坌”,在古代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它由“尘土”这一基本含义,进而引
申出很多相关的意思。
比如,由“尘土飞扬,起起落落”,引申出“坌集”(会合聚合)。如《新唐书·儒学传序》:“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又,《宋史·种世衡传》:“敌四万众坌集,傅城而阵。”
尘土飞扬中的奔马
不但尘土可以飞扬聚集,人员、水流、情感、文化等等都可以起起落落、喷涌迸发。比如宋苏洵《老翁井铭》:“涓涓斯泉,坌溢以弥。”又,唐陆龟蒙《怪松图赞》:“拥勇郁遏,坌愤激讦。”
不仅如此,坌,还可以组成很多词语,如坌并、坌起,意思是尘埃飞扬洒落;坌地、坌土,泥土像尘埃一样飞起落下,就是翻起或松动泥土。
坌,在古代典籍中,有时候也作“笨人” “粗笨”讲。如元代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鸟先飞。”元代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常着我左肩,那在这右肩,与人家做生活,打些坌活。”
面粉
坌,就是尘埃,便又有了“微坌、尘坌”这样的引申意,即尘世,或世俗之人,甚至是处境卑下的风尘中人。
宋苏舜钦《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明宋濂《兰隐亭记》:“华卿性清修,不与尘坌交。”
明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李大妈是也,本系剑南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长安。”
古代典籍
“坌”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怎么使用了,之所以不常用,并不是它生僻难懂,或者是失去了生命力,而是今人把它遗忘了,不知道这个字怎么用、怎么写,倒是在方言口语中还一直保留着。(张文平)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