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古代培养官员的机构(古代官学教育有什么优缺点)

导语:中国古代的官学——培养官吏的主要场所

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官办学校就已出现。如,《汉书•儒林传》中有记载:“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其中的,校、庠、序,就是官办学校的名称,设在国都的学校称 “国学”,国都以外的称“乡学”,从学段来看,又分为“小学(八岁入学,学习“六艺”。)” 和 “大学(十五岁入学,学习治国理政。)”。这一时期的学校,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入学资格。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贵族政治瓦解,一些落魄的贵族后裔为了生存游说于诸侯、聚徒讲学(孔子便是其中之一),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学术开始下移。

秦始皇严禁私学,焚毁民间藏书,人们可学的知识只有国家的法律,能够承担教师职责的只有官吏,从而建立起“吏师制度”。吏师有专门的弟子和专门培养这些弟子的“学室”。而这些弟子被称为学吏。学吏学成后,考试合格者将被任用为吏。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建立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且,汉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系统。在太学和各地学校的教师均由儒家学者担任,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开启了两千多年的经学教育传统。

西晋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其一,或两者同设。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相当于教育部)总辖国子、太学、四门(初设于京师四门,“故名”,相当于国子学和太学的预备学校)等学,这是古代专门教育行政机构之始。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时期也都是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唐朝时规定国子学须文武三品以上官吏的子孙,太学须五品上的子孙,四门学须七品以的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等。。

而且,隋唐以后,国子监中还有日本、朝鲜、越南、暹罗 (泰国)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隋唐时,日本曾多次遣使来华访问,随行人员中有许多是来中国学习儒学、佛法以及各种制度的。他们中随使者一起回国的称为“还学生”,反之,留在中国继续学习的则被称为 “留学生”。这就是“留学生”一词的来历。

元代的中央官学包括三所——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地方官学既有路府州县学(元代以后,路府州县学以外还有乡村的社学),又设有诸路医学、蒙古字学、阴阳学等专门学校。元明清三代还将郡学、州学、县学等地方学校统称为 “儒学”,“儒学”前建有文庙,用来祭祀孔子。

明清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先要参加选拔考试,这种选拔考试被称为“童试”或“童生试”、“小考”等。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层次,县试由知县主持,合格者可以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录取后再由中央派往各省的“钦命提督学政”主持院试(省级考试)。院试合格者称“秀才”。只有成为秀才,才能参加科举考试。秀才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成绩最好的秀才称 “廪生”,每月由官府供给粮食。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最低等级的科举考试是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由于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后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生在宫殿上亲自进行策问考试称“殿试”,殿试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和“探花”。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