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直升机挥舞是什么意思(直升机挥舞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导语:想开直升机,先了解一下挥舞?挥舞对操稳性的影响 二

在上一篇中,我总的介绍了旋翼挥舞对直升机操稳性的影响,而后举例说明了挥舞对悬停姿态稳定性和前飞姿态稳定性的影响,本篇接续上篇,继续细化探讨挥舞对操稳性的影响。

角速度阻尼

假如说直升机由于阵风或者驾驶员的“脉冲式”操作而发生了具备一定角速度的俯仰或者滚转,旋翼的挥舞将会抑制俯仰或者滚转的速率——也就是说,这时候旋翼的挥舞相当于角速度阻尼器。这种阻尼效应是很有用的,对于驾驶员而言,阵风或者“手抖”导致的直升机俯仰或滚转运动变得更容易控制了。

这种阻尼是由于桨尖平面滞后于旋翼轴倾转而导致的,其数值与俯仰或者滚转的角速度成正比。

由于旋翼变化滞后于旋翼轴,旋翼的挥舞速度因而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力矩的不平衡——就和陀螺仪一样。姿态变化的角速度越大,这种滞后就越显著。同样,假如旋翼本身的转动惯量比较大,那么旋翼变化的滞后也越显著。这就导致了旋翼的挥舞会产生一个阻碍姿态变化的力矩。而这种能够产生阻尼作用的挥舞往往还伴随着交叉耦合的力矩。比如说,在稳定的抬头过程中,靠近机身头部和靠近机身尾部的的桨叶由于俯仰速率的的存在,会产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相对气流速度,从而使得整个旋翼挥舞左倾,直到其挥舞速度能够抵消俯仰速率,从而产生了一个滚转力矩。

由某个方向的角速度变化会同时导致横向和纵向的挥舞的改变,这是与上文所述不同的一种交叉耦合。这种交叉耦合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俯仰还是滚转,都会导致另一种力矩的出现,对于大多数旋翼而言,这种交叉耦合的挥舞量大致为主轴挥舞的一般(比如说,俯仰运动中,纵向挥舞量为1,那么耦合的横向挥舞量大致就是0.5)。

侧滑速度的影响

图——直升机转弯侧滑

由于旋翼挥舞响应取决于旋翼相对于飞行轨迹的坐标系,而非机体的方向,因而除了由于前飞速度改变导致的挥舞量改变之外,旋翼同样会对直升机侧滑作出响应。

首先想像一架直升机水平前飞,其旋翼桨尖轨迹平面与旋翼轴垂直。假如说其飞行方向突然转变,因此这架直升机水平右滑了,但是其机身方向和操纵都没有任何变化。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桨盘平面内,桨叶迎着来流旋转的方向是前行侧,桨叶顺着来流旋转的方向是后行侧,从而对右侧滑的直升机而言,靠近机身尾部的那一侧桨盘成了前行侧,靠近机头的那一侧桨盘就成了后行侧。由于周期变距不再对应于配平状态,受到非均匀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旋翼桨盘显然将挥舞“后倒”,倒向机身左侧,从而产生一个左滚力矩。

在实际飞行中,侧滑角往往不太可能达到90°,但是挥舞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直升机趋于逆着侧滑方向滚转。在具有上反角的飞机中,也常能看到这种情况,在飞机中,这被称为“上反效应”。

对于驾驶员而言,这种效应是有利的。如果存在”逆上反效应“也就是说右侧滑反而产生右滚力矩的话,那直升机就要如同漩涡般滚个不停了。”上反效应“的存在就好比有个预设的自动左推杆,使得直升机的右侧滑得以限制。

上反效应带来滚转力矩的同时,一般还会伴随着一个俯仰力矩。同样以右侧滑为例,在右侧滑之前,直升机是稳定前飞的,所以其周期变距是配平了的,在配平状态下,原前行侧(也就是机身右侧)桨距较低,原后行侧则桨距角高,兼之挥舞滞后效应,使得靠近机身尾部的旋翼挥起较高,靠近机身头部旋翼挥起较低,形成一个低头的俯仰力矩。

同样,向左飞行过程中,机身左侧,也就是原后行侧,其桨距角大,滞后挥舞靠近机身尾部,挥起较高,而靠近机身头部同样挥起较低,所以,其伴随的俯仰力矩同样是个低头力矩。因此,无论朝哪个方向侧滑,都需要一定的后拉杆操纵,这在固定翼飞机中是不存在的。

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针对左旋旋翼进行分析,侧滑伴随的俯仰力矩的方向仍然是低头力矩。但是这种伴随的俯仰效应并不能在所有的直升机飞行中观察到,尤其是那些有水平尾面来提供低头俯仰力矩的,在侧滑过程中,其无法继续提供低头力矩,往往会抵消侧滑伴随的低头力矩。

前飞总距的影响

直升机前飞过程中,总距的改变将直接导致挥舞的改变。比如说提拉总距之后,前行侧和后行侧的桨叶会增加相同的桨距,但是前行侧桨叶的相对气流速度更高,因而因改变总距而带来的气动力增量更大,从而导致了旋翼桨盘的抬头挥舞。

一般来说,在飞行过程中,驾驶员会缓慢地变总距,并且在该过程中,驾驶员还会下意识地推拉变距杆来修正挥舞。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周期变距地配平位置实际上可以表达为前飞速度的函数。

从悬停到以经济速度前飞地过程中,直升机的总距一般都是慢慢变小的,这就使得桨盘会趋于挥舞前倒,从而就需要有一定的后拉杆来进行配苹。这种总距变化导致的挥舞改变会比前飞速度导致的改变要大,因此,配平状态下的变距杆位置应该要尽早后拉,否则将会出现不稳定的姿态变化。在高速飞行状态下,总距又变大了,姿态也会更稳定。

当然,总距的变化有时候也会很快。比如说发动机失效的时候,驾驶员必须得立马放总距来尽可能降低旋翼转速的损失。在前飞状态下,如上文所言,快速放总距往往也会导致挥舞前倒,从而又必须要后拉杆来保持直升机的平衡。

在高速前飞状态下,对后拉杆的距离要求更大,有些驾驶员因而发现这种情况下不要立马放总距,而是首先把直升机拉平更好。这样的话,旋翼的来流就会从下往上吹,进入自转状态。由于高速前飞状态,来流速度很大,这样的操作并不会让旋翼转速有较多的损失。

高速前飞状态下的变距拉平可以降低直升机的前飞速度,同时还能使其拔高一些。当直升机速度下降到常规的自转下滑前飞速度之后,再放总距进入标准自转下滑着陆即可。

我之前在操纵性和稳定性这块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只是随便翻了翻,就认为“啊,很简单就是一些力和力矩的变化嘛”,而真写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确实有太多不懂的地方,这一篇写得很“痛苦”,一方面是这方面的相关资料确实比较少,另一方面是绝大部分相关资料的英文内容都用了很多复杂句式,读起来颇为艰辛晦涩,当然主要还是对这块内容不够熟悉,如果熟悉的话,读起来想必不会这么艰难。

无论如何还是把这一篇写完了,其中内容如有疑惑之处都尽可能和课题组的小伙伴们讨论过,感谢他们没嫌我烦还和我一起讨论解决了我不少困惑,如果有任何错误或者觉得难懂的地方,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