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为何越是付出的人越会被人嫌弃呢(为什么付出越多越被讨厌)
导语:家庭中,为何越是付出的人,越会被人嫌弃?心理学:不付出最讨好
01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词叫做“远香近臭”。
一块面包,当人离它很远的时候,人就会认为,这块面包的味道也许很不错,内心生发出一种喜爱之情。
而当人整天对着这块面包的时候,人就会感觉,这块面包根本没有什么香味,而且还有浓浓的臭味,让人倍感恶心。
在这前后不同的对比中,面包都是一样的,为何人的感觉和态度会不一样呢?
其实,这就跟人的心理状态有关了。
对于那些我们不熟悉,且没有品尝过的一切,我们总是抱有一定的期盼和渴望的心理。这种期盼和渴望,就是人感觉的调和剂。
相反,对于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已经把握的一切,我们就会对其感到厌恶,不是这里挑刺,就是那里挑骨头,总认为它不好。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想让人摆脱这种矛盾的心理,就得让他们用别的事物进行对比。如此,人才能真正明白事物的好与坏。
远香近臭,这不仅适用于物,还适用于人。
如果说上面那块被厌恶的面包,是因为它过分普通的话,那生活中许许多多有所付出,却又被人嫌弃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过分普通吗?
其实,并非如此。
02
在一个家庭中,我们能发现同样的情况,那些越是付出的人,越是对家庭成员有贡献的人,越是被人厌恶和嫌弃。
就好比一个孝子,他过分尊重父母,甚至把父母的话当成是圣旨,不敢违背。这样的人,他们只会被父母所厌恶。
就好比一个儿媳妇,她过分对公公婆婆好,可公婆却不领情,认为这么做是应该的。如此,在单方付出的情况下,她也就会受到伤害。
曾见过这么一个事例。
王大伯家的二媳妇张小姐,她自从嫁到了王家之后,便一直操持家务,一边辛勤地工作,丝毫没有任何的怨言。
她的大嫂,不是什么勤奋的人,只会动动嘴皮子而已。
但在王家长辈的眼中,张小姐却比不过大嫂。而且,就连公婆都认为,还是大媳妇比较好,二媳妇就是喜欢装模作样。
在一次家庭的宴会上,张小姐前前后后在忙着,可就是因为做饭晚了一会,就被公婆冷眼相待,骂了几句。
而大媳妇呢?她就陪亲戚在外面剥着瓜子聊着天,翘着二郎腿,啥事都没干,就获得了别人的赞许。
在公婆看来,二媳妇每天那么忙,就是想博得别人的关注和同情,这样的人,最是讨厌。
如此,那一天,张小姐受不了了,便对着公婆顶了两句,然后就直接回到楼上,准备收拾东西回娘家。
可二儿子他自己也明白,妻子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就是不受待见。他也不知道为何。便还是先劝她留下,然后拉着她向父母道歉。
后来,二儿子问父母,为何非要针对他的妻子呢,大嫂不也什么都没干吗?
王大伯说了一句话:“这些东西一直都是她干的,干得不好,肯定是归她的。”
听到这里,二儿子明白了,原来不是自己的妻子不会做人,惹了父母生气,而是她做得太多了,让父母习惯成自然了。
所以说,在一个家庭中,越是单方面付出,而不懂得让别人帮忙,不懂得让别人也分担一部分责任的人,越是处不好家庭的关系的。
03
从心理上看,其实人是一种易于习惯的生物。
就像你去做一件事,如果你做得多了,别人就会认为,这是你该承担的责任。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有一些责任,应该由他们来承担。
为何他们会迷失,从而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呢?就是因为你把别人的那份责任也承担了,你也就当了可怜的“老好人”。
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有三个孩子,那该怎么为父母养老呢?
如果说全部责任都让大哥来承担,那么大哥将成为“吃力不讨好”的那个人。而父母,也就会把全部的压力都压到他的身上。
这样的结果,不过是其余两个儿子啥都不干,就获得了孝子的名声。而大哥,除了干活,就还是干活,最终成为父母眼中的不孝子。
所以说,有些责任,就要摊分的。
就像照顾父母,必须是大哥有照顾的责任,其余两位也有照顾的责任。如此,才不会乱了套。
摊分责任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让父母明白,谁才是真正待父母好的,而谁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不孝子。
那么,“远香近臭”的魔咒就会被打破。
04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每一家的人,都有每一家人的特点。对于我们来说,要想与家人处好关系,就得学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多承担责任,也不要少承担责任。
多承担责任,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因为有些事儿,过犹不及,做多了反而会有害。
而少承担责任,这就是不懂得做人的做法了。因为每个成员,都得对号入座,肩负自己所属的重担。
当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之后,那么每个人的付出,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被人看在眼里。
但不管怎样,还是要说,希望做父母的,都得体谅那些心甘情愿为家庭付出的人,而不是习惯成自然,从而视而不见,抹杀了别人的功劳。
如此,在未来,又有谁会心甘情愿去付出呢?
文/舒山有鹿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