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孙策有儿子为什么传位给了孙权(孙策为什么不传位孙翊)

导语:为何孙策不传位给儿子孙绍,而是弟弟孙权?最后孙绍的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的鼎立格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其中,孙权执掌的东吴势力是兄长孙策当年南征北战、一手打下来的成果,孙策也因此成为吴国政权的奠基者,他英勇无畏堪比霸王项羽,所以得了个“小霸王”的称号。

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将大权交到了弟弟孙权手中,那么,他为什么跳过了自己的儿子孙绍呢?孙绍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孙策年少成名,一统江东

孙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广泛结交本地的名士,在当地名声颇大,周瑜还曾经专程来拜访他,二人一见如故。后来,孙策带着母亲和弟弟来到舒县,再度结交了许多上流人物,不少名士都听闻他的大名前来投奔,这些都是孙策之后建功立业的资本。

父亲孙坚去世后,孙策去找袁术讨还旧部,想要靠着自己做出一番事业,为父亲报仇,袁术看出孙策不是等闲之辈,日后一定大有作为,但又不愿意归还孙坚旧部,便找理由搪塞他,要他去投奔舅父、召集兵勇。孙策便投靠了当时身在袁术帐下为丹阳太守的舅父吴景,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孙策的才能让袁术非常欣赏,但是他为人反复无常,孙策为他立下战功,他却不愿兑现当时任用孙策时许下的承诺,导致孙策对他渐渐不满起来,但迫于形势只好忍耐。

不久,孙策终于迎来了机会。正值江东局势混乱,吴郡都尉朱治劝说孙策干脆趁机收取此处,孙策便去找袁术提出此事,表示征伐成功后愿意协助他平定天下且用其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作为交换条件。袁术知道孙策对他心怀不满,但是又觉得孙策此行不会成功,便卖了个顺水人情,借给他一千多士卒。

虽然人手不多,但是孙策一路上招兵买马,队伍很快扩充到五六千人,之后又得到了周瑜伯父的援助,势如破竹一般,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拿下吴郡、会稽、庐江等地,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彻底平定了江东,连曹操都表示无法再与他争锋了。孙策在父亲死后白手起家,终于建功立业,成为一方英雄,看来,“江东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啊!

孙策遇刺身亡,为何传位给弟弟孙权?

孙策虽然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可是却不幸为人所刺,重伤身亡时年仅26岁。原来,吴郡刺史许贡曾经向汉帝上疏,称孙策虽然骁勇但易生变,应该操纵任用,结果被孙策知道了,他一怒之下便杀了许贡,而许贡的门客则逃走了。

后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骑着快马跑在前面,甩开了随行的侍从,没想到遇到了当初逃跑的三个门客,被他们用箭射中了脸颊,伤势非常危重。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孙策便把弟弟孙权叫到了面前,将印绶交给他,要他好好治理、保守江东,还让手下几位得力的将士们好好辅佐孙权,交代完这一切后,孙策当晚便离世了。

此时的孙策已经有了儿子孙绍,那么,他为什么不把大权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弟弟孙权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孙策是突然遇刺身亡的,此时他只有26岁,儿子孙绍更是年幼,虽然具体的生卒年不详,但是根据其父孙策的年纪来算,最多也只有10岁出头,是不可能带领好江东的,如果非要把大权传给儿子,只怕会惹来众人的不服,不仅把年幼的儿子推进了风暴中心,一手打下的基业也有可能葬送掉,孙策当然是不愿意冒这个风险的。

第二,是因为弟弟孙权的能力非常出色,孙策相信他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孙权的理政能力非常出色,孙策常常感到惊奇赞叹、自愧不如,所以,孙策常常带着弟弟孙权一同和将士们商讨大事,还对着孙权说:“这些人将来都要供你差遣”,可见,在孙策心目中,孙权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不仅如此,临终前,孙策还对孙权说:“要说领兵打仗、开疆扩土,你不如我,但是说到选贤举能、守卫江东,我不如你。”所以,孙策是考虑到孙权在治国理政上有着出色才能,认为他可以治理好江东,才把大权交到他手里的,这也是当时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了。

孙策长子孙绍结局如何?

孙权刚掌权时,局面一度混乱,他先是灭了庐州太守,又痛击了山越人,才把局面稳定下来,可见孙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真的让年幼的儿子孙绍掌权,他可没有把位子坐稳的本事。那么,孙绍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与孙权相比,孙绍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十分平庸,史书里对他的记载也不多,而他的结局也着实让人唏嘘。

孙权称王后,孙绍奉命参加了典礼,先后被封为吴侯、上虞侯,而这两个头衔本质上都只是县侯,虽然在几种侯爵中位列最高档次,可是孙绍毕竟是孙策的长子,拥有东吴宗室的身份,按理说应该被封王的,可是孙权只是将他封为侯爵,这个待遇并不算好。后来,孙绍去世,他的儿子孙奉继承了父亲上虞侯的爵位,而一些传言也开始在四处兴起,称孙奉之后打算夺回皇位,此时的皇帝是孙权的孙子孙皓,他听闻这些传言后也起了疑心,干脆把孙奉杀了以绝后患。

不得不说,任何人只要坐上了帝王之位,就难免变得疑心重重起来,总担心身边的人觊觎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孙皓就是这样,仅仅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就把孙奉给杀了。当年开疆扩土、威风凛凛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后人的结局居然这般凄惨,真是让人感慨啊!

结语:

孙策和孙权这对兄弟各具才能,前者擅长领兵打仗,一手奠定了东吴江山,后者擅长谋略防守,带领东吴与曹魏和蜀汉周旋。当然,后人对孙权也有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赞赏他的谋略,有人则认为他进取心不足,没有哥哥孙策那样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而且还对孙策的后人不怎么地道。但无论如何,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无需再计较千百年前的成败得失,以史为鉴,过好今天的生活,才是我们最该做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