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社会排斥现象(社会排斥的后果及措施)
导语:面对社会排斥时,个体应学会改变认知模式做好应对措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大学生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散布谣言、恶意中伤、打架斗殴等暴力和攻击行为在校园内时有发生。
研究指出,学校环境中的攻击行为普遍存在,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这种不良行为会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自伤行为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抑郁的产生。
同样,这也会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破坏校园宁静和社会的和谐。因此,有必要对攻击行为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他们所处的环境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社会排斥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指个体没有得到家庭成员、同伴或某一社会团体的接纳,被排斥在这些关系之外的社会现象,是一种在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负面人际关系体验。
大学生群体心智较为单纯,承受能力较弱,他们的朋友大多是周围的同学,如果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感受到他们的关怀与帮助,就会有归属感、幸福感。
相反,如果大学生感觉到自己没受到团体的喜欢和接纳、团体中的其他人不愿意帮助自己或者有意不跟自己交往等,就会使他们受到伤害而情绪低落,甚至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创伤,导致他们变得偏执并且可能采取暴力、言语辱骂等行为进行报复。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在受到社会排斥后,大学生希望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从而做出更少的攻击行为。因此,社会排斥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大学生遭受社会排斥之后,存在一个认知过程,对当前的社会排斥情境进行解释和决策,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敌意归因偏向通常被认为是攻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认知因素,是指将模糊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意图解释为有意伤害自己的认知反应或倾向,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其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事中反应倾向,会增加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所以,研究推断敌意归因偏向在社会排斥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由于目前的研究对社会排斥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受到敌意归因偏向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并没有进行探讨。
综上,研究将以大学生为研究群体,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客观地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
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水平总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下,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水平略有差异,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与以往研究中使用的问卷不同,研究中的问卷是三点计分,所以导致结果稍微不同。
另一方面可能是现在大学生更倾向于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但是大部分的人口学变量是存在差异的,与以往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具有普遍性,比如研究结果中发现在攻击行为上男生的水平会比女生的高。
社会排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攻击行为,可能原因是:第一,社会排斥可能会引发疼痛,生理的疼痛可以引发愤怒和攻击行为,社会排斥是一种类似于生理痛苦的社会性“疼痛”,两者之间有类似的神经机制。
没有受到群体接纳的大学生,他们会感觉到疼痛,为了不让这种痛苦持续下去,他们将攻击行为作为回应,以便让他人不再这样做。
第二,社会排斥作为一种挫折经历诱发了攻击行为的发生。在经典挫折-攻击理论中,大学生希望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但是在遭遇外界阻碍的时候,可能会诱发攻击行为。
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都希望和他人有良好的互动,但遭受社会排斥,会让他们有一种无法融入到集体中的感觉,这会威胁到大学生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阻碍了他们基本需要的满足,甚至产生受挫感,从而诱发了攻击行为。
第三,大学生都希望在团体中与他人发生互动,并能有一定的发言权。但在被他人排斥之后,他们的控制感会降低,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行为重新获得控制感。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对长期受到社会排斥的大学生进行个案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有时候会大声吵闹、乱扔东西、甚至动手打架,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反馈,即使是得到不愉快的反馈,他们也会认为比没有反馈好。
因此,被排斥的大学生可能将攻击行为作为一种能够吸引他人注意,重建控制感的方法。
第四,受到社会排斥的大学生将攻击行为当成是一种报复的手段。当大学生被群体排斥在外,尤其是当他们认为这种排斥是不公平的情况下,他们就可能采取攻击行为当成报复排斥者的方法。因此,社会排斥会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一定的预测作用。
社会排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敌意归因偏向,大学生受到周围人的社会排斥,感觉不到被团体接纳,积极友善的想法就会下降,会缺乏归属感,感觉到孤独,而这种孤独感与敌意归因偏向密切相关。
因此,在社会排斥之后,他们更容易产生敌意归因偏向。另一方面,社会排斥后的大学生,会产生特定的注意偏向,他们更倾向于关注消极的社会信息,因此敌意归因偏向会较高。
敌意归因偏向可以正向预测攻击行为,原因可能是:
第一,具有敌意归因偏向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当他们无法调节负面情绪时,就会诱发不良行为。
已有研究指出敌意归因偏向会诱发愤怒沉浸,反复思索相关的经历,沉浸在对愤怒事件的思考中,降低认知控制资源,并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第二,敌意归因偏向会使大学生感知到社会应激和威胁,激活相应的认知,使他们认为攻击行为是最有效的防御措施,即使在模糊的敌意情境中,他们也会做出过激的攻击行为。
此外,持有敌意的大学生更不容易也不愿意去原谅别人,他们会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充满了危险和敌意的世界,对消极信息比较敏感,而且很难改变这种想法,他们常常把愤怒和报复看作是合理和可行的,从而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进行报复。
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察因果方向,以确定社会排斥对攻击行为、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研究二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尽管两个研究的测量指标略有差异,但研究结果一致认为社会排斥会经过敌意归因偏向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敌意归因偏向在大学生社会排斥和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所面对的交往形式多种多样,而这些互动方式对他们的社会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学生希望通过社会互动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他人的认同,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社会联结。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这种社会联结受到破坏,大学生的身心都会遭受巨大的痛苦。
社会排斥这种社会联结被破坏的现象,在人际关系中时有发生,从他人没有理睬自己,到长时间的被团体欺凌嘲笑,不管社会排斥的程度如何,都会对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形成不愉快的体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遭受到社会排斥的人会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下降,无法从群体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使他们在认知上对这种模糊情景产生扭曲的解释,做出错误的判断,觉得对方是有意要伤害自己,因此以攻击行为作为报复或防御的手段。
此外,社会排斥作为一种压力性的生活事件,大学生会感受到痛苦和创伤,认知系统会自动对这些信息加工,产生敌意的认知,如果大学生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改变认知。
研究发现,情境不仅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也会通过引发认知,从而对攻击行为产生促进作用,验证了一般攻击模型。社会排斥发生在人际交往中,所以大学生对这段关系的认知自然会对其造成影响。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