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的句子)

导语:无为而无以为——《道德经》感悟(38)

今天开始继续每日更新《道德经》之“德经” 部分,感谢新老朋友关注。

第三十八章经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拾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上品的道德是做了有德的事情,却不自认为有德;

下品的道德总是以有德自居,总是担心害怕失德。

德高的人总是顺乎自然的做事,德低的人总是刻意而为。

上品的仁爱,上品的正义、义气也不是刻意为之。

真正的大礼也不在表面,更不会因为没人回应,就扬起手臂胁迫别人遵从。

所以说,大道丢了,才强调德行;德行丢了,才强调仁爱;

失去仁爱,开始强调义气;义气不管用了,开始使用礼法。

礼的出现,意味着忠信渐渐消失,祸乱的开始。

那些注重前面礼制的人,徒有道的虚华外表,实则是愚钝的根源。

真正的大丈夫应选择朴厚,而不选择轻薄,

舍弃浮华而选择真实。

去掉那些外表的华丽,找回生命本来的朴实。

这一章的内容比较长,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一,真正的道德仁义礼,顺其自然,发乎内心,而非做给别人看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老子在这一段中向我们描述了何谓,简单概括就是真正的应,也就是在做的时候,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作秀,不会给人看出来,也不会自我标榜。做了善事其实没有什么特别而是他的普通行为,甚至帮了别人,别人都不知道。

但如果有一点善言善行,就到处宣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把善行当作每日行为处事的目标,这样就是刻意为之;这样的人往往会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是一个失德之人,因此孜孜以求。老子认为,这样的德行并非,而是——,有所做有所求。

读到这里,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她在书香门第的教化下长大,标准的大家闺秀,处处展现自己的宽容大度,种种克己复礼的表现,最终的目的无非是要成为宝二奶奶,这种的德行,常常被人诟病,看似完美,却看不到她的自然人性,完全是德仁义礼规范下的范本,失去了为人的真性情和生动灵气。

二、人类文化的进化史——道德仁义礼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拾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在这一段里感叹了人类文化的退步,他老人家认为,道渐渐消失了,才产生德作为行为的标准。,到了孔子时代,人们的德行也渐渐消失,开始提倡,孟子战国时代,战乱纷争不断,也靠不住了,开始提倡。

到了老子的时代,社会已经退步到提倡的阶段。与法连在一起,属于教化管制,而非人的自然而为。从此,竞争导致的伤害使忠信渐渐消失,祸乱不断。

试想一下,教育、教化真的能成功改造社会吗?

看看我们现如今科学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盲已经越来越少,每个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各种驯化、教育、引导,其结果怎样呢?人类的道德文化并没有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各种犯罪越来越多,各种思想越来越混乱。物质越发达,人们的精神越迷茫。

三,德仁义礼失后人类该如何?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老子说,真正的大丈夫,必须走修道之路,返璞归真,也就是,把所有的知识、聪明、虚华统统都抛开,找回生命本来的朴实,就像婴儿般,纯真朴实。

其实,做人不就该如此吗?敦厚朴实,遵从内心的自然流露,不被繁文缛节束缚,不被外在的容华诱惑,才能成为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自己,获得内心的平和宁静。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