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肉眼诊断鱼病毒(如何用肉眼诊断鱼病毒感染)
导语:如何用肉眼诊断鱼病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鱼病正确诊断是其能否治愈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缺少仪器辅助诊断的广大农村,如何用肉眼诊断鱼病就显得尤其重要。鱼常见病中有不少症状相似(例如: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和痘疮病等),这些病外观相似之处是病鱼体表都有白点,但是病原体根本不同,这就要求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诊断技巧。为了方便养殖户能用肉眼将上述鱼病加以区别诊断,将各种体表具白色症状鱼病的简要特征介绍如下:
1、白皮病
病原体是白皮假单孢菌(大小为0.8×0.4微米)。是花、白鲢鱼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6~8月份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外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损伤鱼体时,病原菌趁机而入,导致爆发流行。
发病初期,白点出现于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处,病情发展只是白点本身的面积扩大,最终表现为以背鳍至臂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俗称“白皮花腰”。 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朝下,尾鳍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亡。主要危害鲢鱼及鳙鱼,草鱼和青鱼有时也可受害,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上图为:白皮病病鱼
2、打粉病
病原体是嗜酸性卵甲藻,又叫白鳞病、卵甲藻病,是由于嗜酸性卵甲藻寄生于鱼的体表而引起的鱼病。嗜酸性卵甲藻是一种适合生活在酸性水质中的浮游植物。身体呈肾脏形,体外有一层透明的玻璃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和色素体,中央有一圆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纵分裂法形成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动,碰到鱼类就附着于鱼体上,开始过寄生生活,发育为嗜酸性卵甲藻。池塘水呈酸性(ph5~6.5),水温22~32℃的条件,最适合它的生长繁殖。
病鱼在患病初期,在池中拥挤成团,体表的粘液增多,病鱼的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但随病情加剧白点数量增多,白点逐渐向尾柄、身体两侧、头部等处蔓延扩大,最终白点遍及全身,随后以致连接重叠,整个体表似擦了一层粉末一样。打粉病的发病时间长,感染快,死亡率高。以夏、秋两季流行最盛,草鱼种最易感染。夏花和刚入池培育的“冬片”鱼种最容易发生此病。
上图为:打粉病病鱼
3、小瓜虫病
病原体为小瓜虫,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后,引起组织增生和发炎,并产生大量的黏液,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形成白色囊疱。细看白点间有充血的红斑,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带有白色小点的囊疱,病鱼反应迟钝,游于水面,病鱼死后白点2~3小时消失。
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节。成熟的小瓜虫脱离鱼体后,身体分泌透明而又有弹性的胞囊,沉入水底或附着于水草及植物碎屑上,然后开始分裂。经9至10次分裂后,形成300至1000个幼虫。幼虫在15至20摄氏度时,经24小时左右,脱离胞囊,在水中游泳,并侵袭宿主。故小瓜虫是以胞囊形式繁殖和传播子代的。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池塘容易发生。无宿主特异性,任何鱼类都可被侵袭、发病。
上图为:患小瓜虫病的病鱼
4、微孢子虫病
病原体为微孢子虫。微孢子虫属孢子虫类,孢子呈梨形、卵圆形、椭圆形或茄形等,孢子小,长2-10微米。微孢子虫在动物界中是分布很广的一类微小寄生虫,寄生在很多动物类群中,主要危害鱼类、昆虫和甲壳动物,是水产动物寄生虫病中危害较大的疾病。
微孢子虫病大多是由格留虫引起的鱼病,在草、鲢、鳙、鲤、鲫、鳊、乌鳢上发现的大多是赫氏格留虫。微孢子虫病鱼体表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白点,有灰白色胞囊;病鱼死后2-3小时,观察其发病部位,仍有白点的是微孢子虫引起的,如果没有白点的是小瓜虫引起的。
上图为:患微孢子虫病的病鱼
5、痘疮病
病原体是痘疮病毒。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2龄鲤鱼、红鲤鱼,一般流行季节在秋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0℃-15℃时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的草、青、鲢、鳙、鳊鱼都不感染,此病流行不广,水库网箱养的鲤鱼此病较常见。
患痘疮病的病鱼在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患痘疮病鱼特征虽与小瓜虫相似,但小瓜虫病可用肉眼见到小瓜虫游动,而痘疮病在普通镜下看不到病原体。
上图为:患痘疮病的红鲤
【关键字】: 语病 肉眼 白点 渔业 水产养殖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