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打孩子打得很重(忍不住打了孩子很内疚怎么办)
导语:总是忍不住打孩子,打完又自责难过,4个步骤挽救破裂的亲子关系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孩子淘气、调皮、做错事、屡教不改时还能轻言细语的父母吗?真的有无论自己多生气,也能做到不打不骂孩子的家长吗?答案是有,但是很少。研究发现90%的家长都打过自己的孩子。
网友A:小时候就是在妈妈的棍棒下长大的,一天到晚担惊受怕,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件事做错了就要挨打,放学不敢回家看到妈妈脸上有笑容才敢说话,妈妈脸上没笑容那是免不了被揍一顿的,导致现在长大了做事说话都是战战兢兢生怕让被人有不好的印象,童年阴影越想忘记越深刻,缺爱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现在自己长大了妈妈却老了,妈妈想起以前的事也会后悔,现在我也释怀了没有哪个妈妈会无故打自己的孩子,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妈妈还是好妈妈。
网友B:有段时间压力大打完女儿,后来我跟她说,妈妈打你时也爱你,只是不喜欢你这个行为。她说,等我长大了你变小了,你不听话我也打你,我打你我也爱你。她三岁半。
网友C:感觉自己真的没办法控制自己很没用,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现在长大有了自己的家,还是经常被自己的父母数落打压,平常基本不想和父母联系了,很爱我的孩子,但是自从他上了一年级,特别是辅导作业总觉得自己得了失心疯,我时不时得去看病。
网友D:基本不打,但是忍不住河东狮吼,哎,吼了又后悔,做父母真难。
网友E:我女儿小时候哭的时候,特别每天夜奶,睡不好那段时间,刚生下没多久,每天都哭,我真的控制不住,后面想想可能是自己精神不好,加上老公无动于衷,现在大点了2岁后母乳断了,几乎没打过她,好后悔。
看完网友描述的被打的经历和打孩子后又后悔的经历,突然不想再打孩子了。
为啥父母要打孩子?首先是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比如你让他做这个,他偏要做那个;你说不能做这个有危险,他偏要尝试一下;你说赶紧写作业,他在那里无动于衷,甚至叫了不下5次孩子纹丝不动;辅导作业时你讲得口干舌燥,他在那里左顾右盼;做错事拒不承认还犟嘴等等,孩子的拗劲上来,真的能让父母分分钟暴跳如雷,说再多都不听,还不如打一顿有效果。
因为我们面对喜怒无常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实在没招了,轻声细语说过了,严厉批评睡觉了,温柔耐心地哄过了,可是他油盐不进就是不听怎么办?只能打了。
父母的认知和见识处理不了这样的情况了,尽管我们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是当时暴躁的情况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些孩子抱怨说有些父母即使自己做对了,不是自己的错父母也会打,完全是看父母的心情,心情好了你就是小公主,小皇帝,心情不好看到你就生气。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不过是借机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和挫败。
此时,我们不舒服极了!打骂孩子让我们瞬间释放了一下而已。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罢了,因为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到位而迁怒孩子,事后就开始后悔。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压力、疲劳和睡眠不足都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们变得暴躁、易怒,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看到对孩子发脾气的大多是妈妈,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社会妈妈承担了很多照顾孩子的责任,有些全职妈妈没日没夜照顾孩子,没有家人的帮助和安慰,繁重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熬不完的夜,再加上孩子时不时的淘气,就会让妈妈们崩溃,吼孩子、打孩子其实是在宣泄。
曾奇峰老师在《幻想即现实》里写道:父母打孩子,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是为了孩子好,明显地是为了掩盖自己潜意识里的恶毒。
愤怒,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情绪需要一个出口,如果一直忍着,总有那么一刻会全部爆发出来。所以这就要求爸爸们主动参与到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生活中来,或者家人应该多体谅妈妈们。
父母打了孩子如何补救?如果你已经打了孩子,伤害已经造成了,父母记住下面的4个步骤,能最大程度降低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父母也要控制自己。
第一步:抱抱孩子
很多父母很好奇,当我们打了孩子或者吼了孩子,他们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要求父母抱抱他,不是因为他们不记仇,而是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他们害怕父母不爱他们了,用抱抱这个行为来主动挽留这段亲情。其次孩子是在向父母寻求安全感。也会担心自己受到惩罚。
这个时候不可以不用说什么,一个抱抱就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爱他。
第二步:道歉
父母要明白打人是不对的,事后真诚地给孩子说对不起,孩子的包容性很强,如果父母认识自己的错误,就是很大的进步,毕竟很大父母根本意识不到打孩子是不对的,也不会有愧疚的感觉。
第三步:沟通
如果孩子接受父母的道歉,而且他选择原谅你时,我们就可以好好跟孩子沟通刚才发火的原因,还是独立的个体,打骂孩子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孩子从根本上改不掉,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我们可以倾听一下孩子当时的想法,为什么发火?以后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做等等。
第四步:反思回想
事后仔细回想一下为什么打了孩子,这件事除了打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并且告诉自己能不打就不打,采取其他措施,当自己生气时可以做一下其他事情,或者出去一小会,让自己释放一下,经常反思就会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法。
最后,愿每一个父母,都能审视自己的言行,拥有一个好情绪,给予孩子一种稳定平和的氛围;愿我们的孩子,因为爱而来到父母身边,也能感受到父母充盈内心的爱,不畏风雨,傲然前行。
我是可妈,高级早教师,一个专注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家庭早教师,辅导家庭超过500家,定期分享实用有趣的早教及育儿干货,欢迎留言评论收藏。
本文内容由小开整理编辑!